主站: 七葉佛教中心  支持書舍的建設: 請點這裡  書本報錯: 留言板
你好,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
背景:
閱讀書籍 - 人間佛教與現代青年 文珠法師講述

人間佛教與現代青年 文珠法師講述

七、人間佛教與現代青年

[日期:2010-12-09] 來源:網友上傳  作者:文珠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,請按

七、人間佛教與現代青年

(一)認識人生--自尊自立

提及青年,就是使人聯想到天真無邪,慷慨熱情的一群。凡是有青年的地方,總是充滿朝氣與魄力,勇敢與熱誠;反之,又是那麼衰老、死寂、毫無生機、暮氣沉沉。所以青年不僅是個完整而漂亮的名詞,亦是社會中堅,國家柱石,時代先鋒,民族靈魂,幸福前途的開拓者,腐敗落伍的改進者。因此,不單是會講幾句外國語言,學學時髦,就算是現代青年。要做個現在青年,不但要認識時代,趕上時代;還要盡一己的責任,去把握時代,改造時代,領導時代。回顧現實,由於現代青年的不斷努力,我們的社會,的確比較過去進步。但這只限於物質方面,反之,人類精神越來越苦悶,越空虛,越落後。為甚麼?因為物質文明,使現代人衣食住行越來越講究,慾望越來越提高,而隨失望而來的痛苦,也越來越加劇。人們原意,是利用機器來增進生活幸福。可是,結果,人竟變為機器奴隸;人類發明科學,科學卻毀滅人類,這正是現代人的悲哀。

最慘的是在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的大都市裏,沒有公理,沒有道德和正義:有的只是互相嫉視,互相陷害,互相鬥爭;營營役役,為達目的,不擇手段。可憐年青的一群,處身其間,所見的是信而見疑,忠而受謗,讒人高張,賢士無名,正義不伸的醜惡社會;所對的是人情冷暖,世態炎涼,刻薄寡恩的現實;所過的是不合理、不規則,欠缺康樂而又充滿不道德誘惑的生活。因此,當青年人的熱情無處發洩,理想無法實現時;不是壯志消沉,自暴自棄,頹廢不振,便是醉生夢死、無惡不作。什麼披頭土、狂人隊、什麼頹廢派、夢幻藥,層出不窮。豈獨青年精神飽受摧殘,而青年健康亦受威脅。

身負承先啟後、繼往開來之責任的現代背年,竟然不知人生為何物,莫論人生責任與意義;長此以往,人類前途,將何以堪?有心者,寧不思有以挽救?我以為欲拯救現代青年之前途,使之自覺自奮,自救救人,捨人間佛教莫屬。因為非佛之大智慧,無以使青年認識人生,自尊自立;非佛之大慈悲,無以發揮青年本性之至善,而自制自勵;非佛之情感與理智兼顧,悲與智同時并運,無以建立青年的理想,完成時代之使命。

斯忒恩說:「在生命除了健康和品德外,沒有較知識更珍貴。」真的!人生最寶貴的東西,就是認識自己。也唯有認識自己的人生,然後能把握自己。儒家鼓舞人格物致知,一物不知,儒者所恥。佛陀勸導眾生,法門無量誓願學,一法不明,佛子之羞。所以青年人固要努力求知,勤於閱讀,把古人和現代人的思想和經驗來重新研究,以吸收其中精華來充實自己的知識,還要信仰佛教,研究佛學,以憑藉佛之真理,開拓自己內在的智慧。因為佛學不特能啟示人生真諦,使你認識自己,同時還告訴你,本具佛性,自當作佛。那麼,佛陀與我,其相雖異,其性無別,十方如來是已成諸佛,我和眾生是未成之佛,成佛之先後僅時間性耳,能不自尊自重嗎?等如就將繼位之儲君,還好意思行為不檢嗎?我們既是未來的佛陀,自當維持佛性之尊嚴,力爭上游,以期早登佛果菩提。

科里利說:「假使我們自視如泥土,那末我們將真的成為被踏踐的泥土。」真的,物必先腐,而後蟲生之;人必自侮,而後人侮之。一個人如果自暴自棄,在心理上,時時覺得自己是那麼渺小、卑微,自慚形穢,畏縮不前,在行動上處處表現懦弱無能,試問誰會尊重你呢?古人說:「彼大丈夫也,我丈夫也,吾何畏彼哉?」孟子曰:「舜何人也?有為者亦若是。」既非天生釋迦,自然是由人道而覺悟的。那麼,吾欲仁,斯仁至矣;吾欲佛,佛亦至矣。何樂而不為呢?所以,接受佛化的青年,不但在認識自己後,能夠尊重佛性,同時在現實生活中,亦能夠潔身自愛自尊自重。

能自尊,必能做到貧窮不移、富貴不淫,威武不屈,以堅定自己立場。能自重,必能重人,正如常不輕菩薩所說:「我不敢輕慢汝等,汝等皆當作佛」。這樣,敬人者人恆敬之,愛人者人恆愛之。內則堅定立場,不卑不屈;外則受人敬愛,不憍不傲,非崇高之人格而何?

(二)發揮人性——自制自勵

我們要恢復靈性,覺悟成佛,首先就要發揮人性之慈愛,依據人生的意義,去完成人生的責任與使命,做個堂堂正正完整的人。所謂「仰止在佛陀,完成在人格;人成即佛成,是名真實現。」否則,屈志降心,仰人鼻息,匐伏鑽營,脅肩諂笑,虛度一生,雖生人世上,未得謂之人.又怎能覺悟成佛?然人生之責任是甚麼?就是發揮人性之大慈大悲,以天下為己任,樂以天下,憂以天下,為天下人之幸福而奮鬥,為天下人之幸福而犧牲小我完成大我。像臘燭一樣,為了照亮他人,而毀滅自己;也像鹽一樣,為了他人,溶化自己。總比把生命拋棄在黑暗角落裏,無聲無色的與草木同朽來得有意義,有價值。所以,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現代青年,絕不應該浪費自己的生命和時間,應該以佛的意志為意志,運用人性的摯愛,去拯救人類沉淪已久的靈魂,以理性之慈悲,來普視眾生猶如赤子。不但視人之苦為己苦,且視凡有生命動物之苦為己苦;不但平等愛護人類,且平等愛六道眾生;不但解除眾生現實生活之物質威脅,且能解救人類精神的飢渴與苦悶,使自己與他人,都共同離苦得樂。這樣,才是真正的快樂,才是偉大的生,有意義的生。

但是,好逸惡勞,人之常情,當你立下非常的志願,去幹非常的事業時,又非有自制自勵的精神不可。試看,世上有理想、有抱負的人,確實不少;而古往今來,出家修行的人,何止億萬?可是世上成功的偉人,竟然寥寥無幾,而成佛作祖的人,更是鳳毛麟角,少得可憐。為甚麼?因為人往往在事業開始,都充滿熱情和信心,可是日子久了,熱情漸漸退減,加之世途險惡,一遇挫折,便信心搖動,頹然折返,致功敗垂成。特別是最初發心學佛的人,往往是那麼勇猛精進,可是菩提心易發,長遠心難守;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;魔鬼出現了,不是恐懼交煎,便是信心搖動,情緒低落。所謂學佛一年,佛在眼前,學佛二年,佛在西天,學佛三年,幾乎不知佛在何方。佛道遙遠,那年、那月、那日、才能完成自覺覺他的責任,進趣佛果菩提呢?

因此,我們要完成人生自覺覺他責任,就要克苦耐勞,自制自勵。一方面克制情感盲目衝動,而發揮人性的慈愛;一方面提高理智,積極向上。古人說:「知責任者,大丈夫之始,行責任者,大丈夫之終。」一個接受佛化之現代青年,既然認識自己,願意負起人生的責任,就應該放下個人的憂悲苦惱,成敗得失,毅然本乎「我不入地獄,誰入地獄」的無畏精神,抱箸「當今之世,捨我其誰?」的正義感,立下「一息尚存,此志不容稍懈」,「地獄未空,誓不成佛」的決心,去為佛教效忠,為人群服務。即使遇到困難和打擊,不要徙自嗟歎,不要向環境低頭,反而咬緊牙根,振作精神,挺起胸膛,苦幹到底,以實現自己救世的悲願。當知「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」。我們要剛強地生,自強不息,苦幹不懈地生,才有意義。目下一般青年稍遇波折,便移情聲色犬馬,麻醉自己,實行慢性自殺,多麼可惜。梁啟超先生說:「人生最痛苦的是責任未盡,最快樂的是盡了責任之後。」當你的責任完成後,則你的四週,將充滿光輝與幸福,充滿和諧與歡樂。

(三)建立理想——自救救人

宗教,是人生最高理想之實現,特別是悲智雙運的佛教,不但使人認識自己,負起人生責任,進而使人豎立人生的理想,建立理想的人生。因為佛教之理想並非寄托於烏托邦,而是展望於現實世界。所謂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,離世覓菩提,猶如覓免角。因此,佛教人從黑暗中找尋光明,從艱苦中創造快樂,從短暫的人生開拓永恆的生命,從醜惡的現實,建築理想的樂園。這樣,從不斷的找尋、開創、發掘中,使人遠離邪惡,接近真理,智慧日朗,煩惱日輕,對人對事,慈悲之心日益擴展,利己利人之悲願,日見熾盛。一則去惡,一則從善;使自己和他人都不殺生而仁愛,不偷盜而義利,不邪淫而禮節,不妄語而誠實,不離間而和睦,不惡口而友善,不綺語而警世,不貪欲而好施,不瞋恚而寬恕,不邪見而正信;以上品十善的德行為基礎,進而實踐諸佛六度四攝等法門,以布施度慳貪,以持戒度毀犯,以忍辱度瞋恨,以精進度懈怠,以禪定度散漫,以智慧度愚痴,不斷淨化人心、淨化世界。使科學家們以消耗在殺人武器上的金錢和精神,用來發掘人性之慈悲,開拓真理的智慧;使全人類用戰爭的時間和力量,來推動博愛的事業。那麼,慈愛,智慧,真理,正義與道德,和諧與親善,將代替人間的不幸;而世人彼此的鬥爭、仇視、與苦難,也自然消滅於無形。天下一家,世界和平,固然可以指日而待。而人生理想之樂園,亦可以實現於人間。至時,煩惱即菩提,生死即涅槃。現實的苦惱世界,又何異於西方極樂?

梁啟超先生說:「佛教之信仰是智信而非迷信,佛教之信仰是兼善而非獨善,佛教之信仰乃入世而非厭,…」正因為佛教之信仰,是智信、是兼善、是入世。所以能夠適應任何時代的需要;也正因為佛教是智信,是兼善,是入世,才能使青年人認識人生本具佛性,而自尊自立,養成偉大的人格;才能使青年人發揮人性之慈悲,而自制自勵,建立利己利人之偉業;才能使青年人建立理想,實現理想人生,自救救人。

所以我說,現代青年,需要佛教;佛教也需要現代青年。我萬分的熱誠,歡迎現代青年,加盟人間佛教,接受佛陀智慧的啟示、慈愛的撫慰。更希望現代青年,把佛陀智慧的種子,插進現代每個青年的心中,以發揮人類對真理無限之愛,對於一切善無限之愛,對於一切美無限之愛,去愛真,愛善,愛美,愛一切人類,及愛一切有生命的動物,同時預祝現代所有青年,都健康,快樂!

【書籍目錄】
第1頁:一、人間佛教的歷史 第2頁:二、人間佛教的思想
第3頁:三、人間佛教的精神 第4頁:四、人間佛教之目的
第5頁:五、人間佛教之實踐 第6頁:六、人間佛教與社會
第7頁:七、人間佛教與現代青年
推薦 打印 | 錄入:jason | 閱讀:
相關書籍      
本書評論   查看全部評論 (0)
表情: 表情 姓名: 字數
點評:
       
評論聲明
  •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
  •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- 五戒十善,不要謾罵
  •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
  •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
  •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