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站: 七葉佛教中心  支持書舍的建設: 請點這裡  書本報錯: 留言板
你好,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
背景:
閱讀書籍 -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自立法師講述

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自立法師講述

丁、解釋經文—流通分

[日期:2010-10-05] 來源:網友上傳  作者:自立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,請按

三、流通分

本經從以下「如此八事」,至最後「常住快樂」,屬於總結,也就是本經的流通分,可以分為四節︰1、本經的名義,2、自修的功德,3、化他的方法,4、念誦的利益。現在就依次加以解釋如下︰

1、本經的名義

如此八事,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。

如此,指本經正宗分從第一覺悟〈無常無我覺〉,到第八覺知〈大心普濟覺〉,這八個覺叫「如此八事」,「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」,兩句話,就點出了經名,說明本經命名「八大人覺」的意思。雖然這八個覺當中,有三個覺悟(悟無常、悟智慧、悟梵行),五個覺知(知少欲、知知足、知精進、知布施、智普濟),有覺悟和覺知的不同,這只不過是翻譯大德的行文技巧變化,文字上有所差別,其實意義是一樣的,都是諸佛,以及菩薩這些大人,所覺悟的八種法門。我們也可以知道,這兩句強調經中所說的八種法門,唯有諸佛菩薩大人才能覺悟,一般的薄地凡夫與二乘聖者,沒有發菩提心,是不能覺悟這些事理,雖然正文很多地方講無常無我的道理,是二乘人所修的,但是到最後都匯歸於大乘,所以本經主要是弘揚大乘的法門。

2、自修的功德

精進行道,慈悲修慧。乘法身船,至涅槃岸。

「精進行道」,精進,在前面正宗分已經解說得很詳細,精,就是專一不雜;進,就是勇往直前。行道,有兩種解釋︰一、指佛教的一種儀式︰在經典中,好多地方都提及,佛弟子為了禮佛或是禮佛塔,經常都會右繞三匝,稱為行道,又叫經行,在佛國特別重視這一種儀式。二、指行菩薩道:迴向偈的最後一句「世世常行菩薩道」,正好說明精進行道的意思。

說到行菩薩道,菩薩道是什麼呢?最基本的必須實踐菩薩度生的六度萬行。我現在簡單地把六度解釋一下︰

一、布施度︰布施有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三種。當人家在經濟上需要我們幫忙,我們用錢財援助他,使他脫離困境;人家在佛法、知識方面有不明白的地方,我們為他解說,讓他了解;人家精神上受到威脅,我們安慰他,給他遠離怖畏,這樣就是行布施了。

二、持戒度︰我們學佛修行,主要是必須守戒、持戒,因此佛法談到勤修三學──戒、定、慧,首先就要能夠持戒,戒法有三類︰

1)攝律儀戒︰就是要注重威儀,嚴持戒律,凡是損害他人的惡事,一定要禁止,不可以去做。

2)攝善法戒︰只要對人有利益的善行,必須全力以赴。

3)饒益有情戒︰所作所為,不顧個人的得失,完全以利益眾生為前提,甚至於犧牲自己的生命,也在所不惜;而且只要是有利於他的事情,縱然一時受到人家誤會,仍然會堅持去做。

這是行菩薩道所應具備的三聚淨戒。

三、忍辱度︰可以分為安受苦忍和耐怨害忍兩種︰

1)安受苦忍︰對我們生理方面,身體上的病痛,以及不如意的事情,能夠忍受得了,或者對自然界的冷、熱,還有我們精神上受到打擊,都能夠忍受,稱為安受苦忍。

2)耐怨害忍︰在人際關係方面,有人設計圈套,想對我們不利,要侵犯我們,陷害我們,這些冤家、怨敵,我們都能夠忍受,稱為耐怨害忍。

四、精進度︰經典中常說︰「未生善心令速生,已生善心令增長;已生惡念令速斷,未生惡念令不生。」凡是好的事情,還沒有開始生起的話,我們要儘量地培養,讓它生起;既然萌生了,就讓它很快地生長起來。反過來說,一切惡事,還沒有生起的,不要給它發生,假使已經發生了,就趕快阻止它,不要讓它延續下去。總而言之,精進就是努力去止惡行善。

五、禪定度︰禪定是個華梵並舉的名詞,梵語禪那,中國的意思是靜慮,就是一種思想集中,精神的安定力,這是專專修禪定、靜坐。三學的初步是持戒,接著第二步就是修定,能夠持戒,妄想紛飛的心,才定得下來;能夠把心澄定下來,才能啟發無上的智慧。

六、智慧度︰不論是世間法,或是出世間法,智慧是非常重要的,我們學佛、修持,主要是啟發無上的智慧,才能夠了生脫死,成就聖果;菩薩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,也都離不開深廣無邊的智慧。

為什麼六度每一個名詞下面都有一個「度」呢?六度,又稱為六波羅蜜,波羅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。有這六種法門對治我們的惡念和不軌行為,就可以度過生死苦海,到達涅槃的彼岸。所以,布施,度慳貪,一個人貪心重的話,能夠多修布施法門,貪念自然會減少了。持戒,度毀犯,我們的行為,常常在有意無意之間犯規矩,能夠持戒,言行必定非常謹慎,不會越軌。忍辱,度瞋恚,脾氣大、瞋心重的人,修忍辱行,可以降伏暴躁的心性。精進,度懈怠,每個人都有惰性,往往提不起精神來,什麼事情都不想幹,這種懈怠、惰性,必須用精進來對治它。假使我們精神散亂,思想不能集中,就要修禪定,常常打坐參禪,所以禪定可以度散亂。而智慧,是用來度愚癡的。

因此,菩薩行道,必須精進修持六度法門,這才是「精進行道」。

接著,我再以一個小故事,說明行菩薩道是不容易的,假如不是真正發菩提心,遇到意外的打擊,可能會退心的。

佛的弟子當中,有一位名叫舍利弗的,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。他本來是小乘人,屬於只希望早一點斷煩惱、了生死,不再來受六道輪迴之苦的自了漢。

有一天,舍利弗發了菩提心,要盡心盡力的去幫助對他有所要求的人。這事被一位天人知道了,想考驗他是不是真的有這一分心,於是,就特地下來人間,變成一個青年,站在舍利弗遊化托缽必經的地方,嚎啕大哭。

舍利弗經過他身邊,輕輕地問他︰

「青年朋友,你為什麼這樣傷心?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幫忙嗎?」

這一個天人變化的青年邊哭邊說︰

「你不要理我,我不會告訴你的!」

「為什麼?」

「告訴你也沒有用,你實在幫不上忙,沒辦法替我解決問題!」

「不一定!」舍利弗溫和地說:「你先說給我聽聽嘛!我是一個學佛的人,而且發心要行菩薩道,人家有任何困難,我一定盡我的力量幫助他;你不妨說說你的難處!」

「真的嗎?」青年向舍利弗投以懷疑的眼光。

「當然啦!」舍利弗非常肯定地回答。

「好!我告訴你,我媽媽病得非常嚴重,醫生看過以後,藥方已經開了,只是所需要的藥引子可不簡單,縱使有錢也買不到的。」

「那是什麼東西呢?」

「需要發菩提心的修道人的一隻眼睛,和藥去煎,喝下去病才會好!」

青年接著又說︰「誰不愛惜自己的眼睛,要一個普通人的眼睛已經不容易了,何況是有道心、有修持的出家人,叫我到哪裏去找?眼睜睜地看著媽媽走上死亡的路,怎不叫我絕望、傷心痛哭!」

舍利弗說︰「這個沒有問題,我可以滿足你的要求!」

「真的?」青年聽了,將信將疑。

「我是出家人,不打妄語的。告訴你,我發了菩提心,要行菩薩道,希望能夠盡我的力量,救度一切人,滿足一切人的要求,所以我的眼睛可以布施給你,現在,你就拿去吧!」

「我怎麼可以動手拿出家人的眼睛,你願意的話,應該自己拿給我!」

舍利弗馬上把左邊的眼睛挖下來交給他。

誰知青年卻說︰「糟了!你怎麼這樣急性,我話還沒有講完,照醫生說,需要的是右眼,不是左眼呀!」

舍利弗心想,這個人做事怎麼這樣糊塗,我原以為布施一隻眼睛給他,還有一隻可以看得到,他又說挖錯了,真是的……。再一想,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生中,行菩薩道的時候,曾經施捨了無數的頭目髓腦,不知道捨棄了多少生命,才修成聖果,我既然要行菩薩道,應該向他看齊啊!於是說︰

「好吧!救人救到底,我再把右眼給你吧!」

這樣,舍利弗成為瞎子了,他雖然看不到,但耳朵還是聽得很清楚的,只聽到青年拿了眼睛,用鼻子嗅了一嗅,隨即把它摔到地上,用力踏碎了,說︰

「你說你是修行人,你的眼睛居然是這麼臭,腥味這麼重,哪裏是真正有道心的人?雖然你這樣發心,根本沒有用!」

舍利弗聽了這話,心頭好像挨了一刀似的,說多難過就有多難過,恰如從夢中甦醒過來──啊!眾生真是難度,算了吧!我還是做羅漢,修我的自了漢吧!

這時候,天人立即現出原形,說︰

「舍利弗尊者,你不要灰心,我是來考驗你的,你既然發菩提心,不要為了我跟你開玩笑,受了打擊,就改變了初衷,你還要繼續發大心,才能夠成佛呀!」

從這一個故事,我們可以知道,要做一個菩薩,精進行道,必須難行能行,再困難的事情,別人做不到的,他能夠做到,這就是菩薩的典範。

「慈悲修慧」,慈悲,就是人家在苦難當中,需要我們為他解決問題,給他快樂,我們就以慈悲法門來幫助他,所以,在日常生活中,在人際關係上,以及面對著與我們群居的其他眾生,我們都要隨時隨地培養我們仁人愛物的慈悲心。修慧,慧,指智慧。我們學佛做菩薩,光有慈悲是不夠的,要知道,芸芸眾生的喜好、根機千差萬別,正如《地藏經》中講的︰「南閻浮提眾生,其性剛強,難調難伏。」南閻浮提就是我們這個世界,這裏的眾生,個性都是非常剛強的,我們要感化他們,讓他們身心調伏,步向正知正見的正覺之路,一定要具有很大的智慧,才能完成度眾生的任務。因此,菩薩道六度的最後一度就是智慧。佛法中說︰「五度如盲」,六度的前五度,好像一個瞎子,最主要還是靠智慧來指揮,才能做得完善,換句話說,行菩薩道必須「悲智雙運」,既要有慈悲,更需要有智慧做領導,才有辦法方便度生。所以「慈悲修慧」是做菩薩所應修持的兩個重要法門。

「乘法身船,至涅槃岸」,船,是運載的意思,做菩薩要度化眾生,好像乘了一艘船去接引他們,所以有「慈航普渡」之說。法身,是佛的三身之一。在大陸的叢林,早上和中午過堂吃飯,要先念供養咒,一開始就是「供養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、圓滿報身盧舍那佛、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」,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,毗盧遮那是抂一切處的,盡虛空、抂法界、無所不在,卻是無形無相的。而釋迦牟尼佛是應化之身,有具體的身相,可以看得見的。所以《金剛經》說︰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」如來,不是我們眼睛所能看到的,這是指法身佛,他聚集了一切的功德法。

法身船非常的大,但也是無形無相的,表示我們不要執著。度眾生的功德,可以說是很大的,但不要執著,即使是平常持誦念佛,都不要執著它的功德,唯有無相的功德,才是最大的。再說,行菩薩道的人,所要修持,所要追求的,就是集聚一切的功德,藉以顯現本具的法身,這個法身,就像一艘船似的,有了它,才可以渡過苦海、渡過煩惱河,到涅槃的彼岸去。

涅槃,這個名詞,我們在經典中常常會看到,一般人以為死了就叫涅槃,這是一種錯誤的解釋。涅槃是圓寂、或寂滅、滅度的意思。圓寂,圓就是圓滿,就是行菩薩道,修菩薩行,功德一天一天地圓滿,具足了一切清淨法;寂,指所有的染污法都消滅了。這種境界是最清淨、最光明的,稱為圓寂。或者稱為寂滅,寂,就是寂靜,指一切功德圓滿;滅,指所有的煩惱、業障全都消滅了,所有的生死也斷除了,這種境界,就是涅槃的境界。至於滅度的意思,就是滅除一切煩惱,度脫二種生死,如果把一切煩惱都斷盡了,不論是分段生死或是變易生死都沒有了,那就是成佛。總而言之,把煩惱斷盡,生死都了脫,就是達到涅槃的彼岸。

依唯識法相講,涅槃有四種︰

一、性淨涅槃︰我們的自性(本性),是非常清淨的,這種本性清淨的涅槃是我們每一個人,甚至所有的眾生,本來就俱備的。不過,我們現在處在凡夫位上,身口意三業與煩惱、染污相應,自己不知道有這樣的寶貝。

二、有餘依涅槃︰不論是小乘、大乘的修行人,雖說已經覺悟,得到解脫了,可是色身還存在,作為生命所依,所以稱為有餘依涅槃。

三、無餘依涅槃︰除了得到解脫覺悟而外,色身也沒有了,完全處在寂滅的境界當中,這是無餘依涅槃。

四、無住處涅槃︰這是佛菩薩的境界,就是不住於涅槃的意思。雖然解脫了生死,斷除了一切煩惱,已經到達成佛的境界,但是卻不住於涅槃,也不住於生死,即是無所執著於涅槃的境界,倒駕慈航,再來救度一切眾生,這時候,來去自如,不為生死所縛。

《四十二章經》〈無著得道〉一章中有幾句話,跟「精進行道,慈悲修慧。乘法身船,至涅槃岸」這一段意思差不多︰「夫為道者,猶木在水,尋流而行,不觸兩岸、不為人取、不為洄流所住、亦不腐敗,吾保此木,決定入海。學道之人,不為情欲所惑、不為眾邪所嬈,精進無為,吾保此人,必得道矣。」

修道的人,說個譬喻,好像一根木頭,放在大河流裏面,順著水流,既沒有踫到兩岸把它擋住了,也沒有人把它取走,更沒有遇到水中的漩渦把它捲著,而木材的質料又很堅固,沒有腐爛,佛說這根木頭一直不受阻礙地流下去的話,保證到最後一定會流入大海去的。同樣的道理,一個修學佛道的人,能夠不為七情五欲所誘惑,不畏懼外境、邪魔,不為它所擾亂的話,很勇猛精進地修持無為,這樣的人,一定可以得道,可以成佛的。

因此,本經的這一段文字,說明了學菩薩道的人,以修持的功德,一定可以完成自利的目的,達到涅槃的彼岸。

3、化他的方法

復還生死,度脫眾生。以前八事,開導一切。令諸眾生,覺生死苦,捨離五欲,修心聖道。

前面一段經文,只是說明自利的功德,然而學佛的目的,是要自利利他的,所以本段接著說明要利他,如何化他的方法。

「復還生死」,菩薩既然已經脫離了生死苦海,到達涅槃彼岸,照理應該是住於涅槃,享受究竟的快樂,為什麼要復還生死呢?復還,就是再回來,生死,指生死苦海。菩薩要再回到生死苦海當中來,是不是他對生死感覺得好玩、值得留戀?不是的!他的目的是要「度脫眾生」。

「度脫眾生」,度,就是化度,脫,就是脫離。菩薩雖然自己覺悟,到了究竟的彼岸,可是捨離不了苦難的眾生,好像觀世音菩薩,本來已經成佛了,為了救度眾生,倒駕慈航,再到生死苦海救度一切受苦的眾生,使他們脫離三界六道輪迴的痛苦。這就是菩薩復還生死的原因,也就是說,菩薩是負有度生的任務而來的。

從這一點,我們可以看出佛教所謂大乘、小乘的差別。小乘人是「觀三界如牢獄,視生死如冤家」,希望自己早一點了生死,脫離苦海。大乘人不但希望自己得到解脫,同時懷著大悲心,在因地中積極地從事一切利生工作,即使證了聖果以後,仍然沒有放下度生的責任。

慈航菩薩臨圓寂的時候,寫了十六句遺訓,教誡所有的弟子,其中兩句是︰

「如有一人未度,切莫自己逃了!」

這正是菩薩度生的悲願──雖然這一生圓寂了,但是轉個面目,還是要到生死苦海來,繼續救度苦難的眾生,假使世間還有一個跟我有緣的人沒有救度的話,我一定要救度他、教化他,讓他離苦得樂,千萬不要自己逃跑了!從這兩句話,可以知道慈航菩薩雖然圓寂了,他發大悲心,要乘願再來度生,他一直受到大家尊稱為菩薩,不是沒有原因的。

在這裏,有一點必須說明的︰眾生流轉生死,是受他的「業力」所牽引;菩薩復還生死,是憑他的「願力」而受生,因此,雖然是同樣在生死海中,菩薩和眾生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。

「以前八事,開導一切」,這說明菩薩度生的方法,菩薩自己所修的,就是本經前面所講的八種法門,在度生的時候,再以這八種法門來開示、引導一切眾生,可見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中這八件事,是自利利他的,是最微妙、最殊勝的法門。

「令諸眾生,覺生死苦」,這是菩薩救度眾生的目的。眾生因為迷戀、執著世間的一切,於是起惑造業,不停地生死輪迴,現在,做菩薩的,在大悲心的驅使之下,要教化一切的眾生,使令一切的眾生能夠覺悟到生死的痛苦,而生起希求出離的心願。

這一部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,雖然只有三百七十二個字,你如果用心仔細地研究,就會發現正文中有七處提到「生死」,好像第一覺悟︰「如是觀察,漸離生死」;第二覺知︰「生死疲勞,從貪欲起」;第五覺知︰「愚癡生死」;第八覺知︰「生死熾然」;在流通分中又有三個生死︰「復還生死」、「覺生死苦」、「永斷生死」,為什麼如此重視生死?要知道,釋迦牟尼佛應化到娑婆世界來,目的就是要度脫一切眾生,使大家都能夠脫離生死的痛苦,只要生死斷除,其他的問題都可以解決了,因此,本經特別強調生死。

禪宗的大德說︰「常將生死掛眉頭!」一個學佛的人,應該常常把生死問題,掛在眉頭上,放在眼前,不要把它忘記了,不然,對佛道就不能認真精進。近代淨土宗的祖師印光大師,八十歲時,寫了一個很大的字──死,下面還有幾個小字注明︰「學道之人,念念不忘此字,則道業自成」。這一幅字,他貼在自己的床頭上,用來警策自己,提醒自己,身為學道的人,能夠時時念念這「死」字的話,自然而然會精進修持,道業也理所當然地可以成功的。

也許有的善友會說︰為什麼學佛的人這樣消極呢?為什麼要把死掛在心頭呢?尤其是年紀輕的人,認為自己生機蓬勃,來日方長,人生應該及時行樂,死,還早得很哩!但是究竟什麼時候死,我們誰也沒有把握,不一定是年紀大的就會早一點死,關於這個問題,佛在《四十二章經》中給我們很中肯的答案。

有一次,釋迦牟尼佛問他的弟子︰

「人命在幾間?」(一個人的生命究竟能夠活多久?)

其中一個弟子說︰「數日間!」(人生無常,生命就在數日之間。)

佛說︰「子未知道!」(你對我說的道理還沒有了解。)

佛又問另一個弟子︰「人命在幾間?」

「飯食間!」(那弟子回答說︰人生太短促了,只在吃一頓飯的時間,生命可能就會結束了。)

佛說︰「子未知道!」(你也沒有了解。)

於是,佛再問第三個弟子︰「人命在幾間?」

這一個回答︰「呼吸間!」

佛說︰「對啦!人命無常,一口氣轉不過來,就回老家了!」

「人命在呼吸間」,的確是個生死問題,我們必須時刻對它提高警惕,才會珍惜時間,精進辦道。

古德有首詩偈︰

一盞孤燈照夜台,上床脫下襪和鞋;

三魂七魄夢中去,天曉不知來不來!

這形容我們的生命,沒有把握永遠活下去,隨時都會離開世間的,所以詩偈說︰晚上,我點了一盞燈,把房間照亮了,就上床,脫下襪和鞋,躺著呼呼大睡,進入夢鄉,這時候,所謂三魂七魄,早就離開我們的身體到處雲遊去了,到了第二天天亮的時候,不知道它還回不回來?因此,有句俗話︰「晚上脫了襪和鞋,不知明朝來不來?」好多人,晚上看他還好好的,到了第二天早上,怎麼還沒有起床,沒有看見他出來,推開他的房門,一看,他已經嗚呼哀哉了,這證明人命無常,死魔隨時都在向我們招手。

有位禪宗大德寫了一首詩︰

眼看他人死,我心熱如火;

不是熱他人,看看輪到我!

看到我們的親友一下子去了,那是最使人傷心流淚的,可是看到跟我們毫不相干的人死了,心中仍然感到很難受,也像一團火在燃燒似的,這位禪師說他並不是為別人難過,實在是從別人的身上,想到自己,也許接著就輪到自己去了!

的確如此,人生是無常的,我們隨時都會離開人間,所以,要及時「修心聖道」。

我順便再講一個和死有關的故事︰

有一個人死了,到陰曹地府,就向閻羅王抗議︰

「閻王老爺,你要抓我來,那是沒有話說的,但應該先通知我一下,因為我還有好多事情沒有交代呀!」

「我已經通知你好幾次,你怎麼沒有感覺呢?」閻王說。

「什麼時候通知的?」這一個人感到非常驚訝。

「你仔細聽吧!」閻王慢條斯理地告訴他︰

「你的眼睛本來是很明亮的,後來戴上了老花眼鏡。再說,你本來耳朵很靈敏,可是慢慢地聽不清楚了,表示你的生命一天一天地短促,這就是我通知你呀!接著,你的牙齒逐漸動搖,不能啃東西。還有,你的頭髮白了,腰酸背痛,這不是一次又一次給你送信嗎?你自己沒有覺察到,怎麼可以怪我沒有通知你!」

這個時候,剛好有一個青年在旁邊,聽了他們的對話,趨前說道︰

「閻王老爺,他是年紀大的,你通知他了,可是我才二十多歲,怎麼把我也抓來了,你沒有通知我呀!」

「沒有通知你?想想,你左鄰右舍所死的人,是不是都已經七老八十歲的?不見得吧!不是也有十歲八歲的,這不就是通知你了?是你自己沒留心呀!」

講起來,這好像是個笑話,實實在在,人生就是這麼一回事,隨時都有可能結束生命,離開世間的,因此,在我們最歡喜,最得意的時候,還是要提醒自己,注意「死」的問題。

「捨離五欲,修心聖道」,在前面第二覺知中,已經告訴我們,「生死疲勞,從貪欲起」,這是痛苦之因。既然我們知道人生太痛苦了,要解決生死問題,必須從「因」中去下手,沒有了苦因,就不會有苦果。所以,在消極方面,必須捨棄、厭離財色名食睡與色聲香味觸等兩種五欲,進一步,再修心聖道。

修心聖道,是斷除苦因和苦果的方法。修心,就是修攝意業,我們每一個人,每一天的活動,所謂身口意三業,以意業為主,身和口都要聽從(心)意的指揮,所以,我們必須修心、攝心,才能夠捨棄五欲,看破世間,在道業上勇猛精進。聖道,就是聖人之道。佛說了三藏十二部,每一句可以說都是聖道。但這裏指八聖道,也就是八正道。在我們的山門頂上,以及講台的正面,都有一個法輪,這是佛教的標誌。法輪中間以八支金剛杵,橫、豎、交叉,圍繞著軸心,像車輪一樣,那是代表了八正道。現在我就簡單地把八正道介紹一下︰

一、正見︰見是見解;正見,就是很正確的見解。世間上的見解可多哩,各人的見解不一樣,站在學佛的立場,相信有因果、有凡夫有聖人、有生死有涅槃,就是正確的見解。

二、正思惟︰思惟,就是思想;正思惟,指正當的思想。我們每個人,每天從早到晚,沒有一個不用思想的,但往往是胡思亂想,而學佛的人,應該把佛法放在心裏,把生死問題放在心上加以思考。

三、正語︰正直的語言。我們要講有用的話,戒律中有四種不宜講的話︰不可說謊話、不可講粗話、不可搬弄是非、不可花言巧語。換句話說,所講的話,必須是正大光明、對人家有利益、很直爽的話,才叫正語。

四、正業︰端正的行為,業,指行為,離不開身口意三業,我們不論是身體所表現的、口頭所講的,或者心裏所想的,應該是很端正的,不是偏邪的。

五、正命︰正當的職業,做一個佛教徒,所從事的職業(工作),應該合乎我們的身分,有許多工作,不宜去做。好像殺、盜、淫、妄之類,或者所謂不正當的職業,舞廳、妓院、賭場,甚至走私等非法的事業,都不是佛教徒的正命。

六、正精進︰正當的努力,不要胡作非為,這是指止惡行善方面而講的。

七、正念︰正確的憶念,我們的念頭,要很正當、清淨的,比如我們心裏常常念觀世音菩薩、阿彌陀佛的聖號,或者持咒,保持這樣的念頭,就是正念。

八、正定︰正當的禪定,就是精神集中,屬於正統的方法。佛教而外,其他的外道也有定,但那種定如果修不得法,會走火入魔的。

總而言之,學佛的人,談到聖道,八正道就是我們修持所要努力的方向,時時刻刻不能離開的。八正道,歸納起來,就是戒、定、慧三學了。

4、念誦的利益

若佛弟子,誦此八事,於念念中,滅無量罪。進趣菩提,速登正覺,永斷生死,常住快樂。

本經一開始,就是「為佛弟子,常於晝夜,至心誦念,八大人覺」。到了最後的流通分,還是歸回到「誦念」來,前後呼應,目的是強調發大心的學佛弟子,必須重視本經,以本經的教導作為自修與化他的準則。另一方面,本經可以藉著自他的行持而廣泛流傳於世。

「若佛弟子,誦此八事,於念念中,滅無量罪」,做一個佛的弟子,不論是出家眾或在家眾,男的或是女的,晝夜六時,有空的話,就要誦念《八大人覺經》,時時念著成佛做菩薩所應覺悟的八件事情,每一個念頭都存著這八個法門的話,我們的內心、思想,整個和佛法相應,想著如何了生脫死,自然不會去為非作歹,過去縱然有許多不對的地方,也會在佛法的光明照耀之下消失了,因此,可以滅無量罪。

「進趣菩提,速登正覺」,進一步向前,趣向菩提大道,菩提是梵語,中國舊譯為道,新譯為覺,也可以說是覺道。所謂道,就是通達的意思。覺,是覺悟。所以,菩提即是通達覺悟的大道。我們以誦念《八大人覺經》,依著八個法門去修持的功德,將來一定會趨向菩提大道,而且很快地登上正覺,就是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(無上正等正覺),也就是成佛,達到最高的佛果境界。

「永斷生死,常住快樂」,既然證得了佛果的最高境界,當然是永遠斷除了生死,不會再來娑婆世界受痛苦了,所以是「常住快樂」。常住,永恆地安住於常、樂、我、淨的涅槃、快樂的境界當中。然後,再發心,乘願再來度化一切眾生。

本經共計講了十四次,大家聽完以後,多少應該有所收穫,希望大家不要聽過就算了,必須於念念中,把經文加以思惟,每一個覺悟、覺知,每一句話,我們都要把它背念,雖然不能十分了解其中的意思,但背熟了,日子久了,熟能生巧,多少也能夠體會它的道理。不然,不了解佛法,光只是來廟裏燒香,也沒有什麼意義。同時奉勸諸位,從今天開始,必須隨分隨力的利用一點時間去念佛、誦經、研究佛法,這樣對我們學佛才有受用。

最後,祝大家身心健康,法喜無量!

【書籍目錄】
第1頁:幻生法師序 第2頁:自序
第3頁:甲、緒說 第4頁:乙、解釋經題
第5頁:丙、介紹譯者 第6頁:丁、解釋經文—序分
第7頁: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無常無我覺 第8頁: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常修少欲覺
第9頁: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知足守道覺 第10頁: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常行精進覺
第11頁: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多聞智慧覺 第12頁: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布施平等覺
第13頁: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出家梵行覺 第14頁: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大心普濟覺
第15頁:丁、解釋經文—流通分
推薦 打印 | 錄入:admin | 閱讀:
相關書籍      
本書評論   查看全部評論 (0)
表情: 表情 姓名: 字數
點評:
       
評論聲明
  •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
  •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- 五戒十善,不要謾罵
  •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
  •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
  •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