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站: 七葉佛教中心  支持書舍的建設: 請點這裡  書本報錯: 留言板
你好,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
背景:
閱讀書籍 -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自立法師講述

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自立法師講述

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常行精進覺

[日期:2010-10-05] 來源:網友上傳  作者:自立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,請按

4、常行精進覺

第四覺知︰懈怠墜落。常行精進,破煩惱惡,催伏四魔,出陰界獄。

在諸佛菩薩所覺悟的八事當中,這是屬於第四覺知。這第四覺知,主要說明懈怠與精進的利害得失,首句說明懈怠的害處,後四句說明精進的好處。

「懈怠墜落」,清代續法大師,把這四個字分開解釋為︰「懈則根身疲倦,怠則心識放逸,墜則墮下難上,落則退後不前。」

懈,就是我們的身體(六根)很疲倦,提不起精神來。怠,是心裏面(精神)任意的放逸。墜,就是墮下來,好像東西掉下來,沒有辦法再上去了。落,就是落伍、退後,不能再向前。說得明白一點,就是精神不振,一天到晚沒精打彩、懶洋洋的,意志消沉,什麼也提不起勁來。懈怠(懶惰)是因,結果就會墮落,這是必然的。

現在,我舉幾段經文來說明懈怠與精進。

《華嚴經》云︰「如鑽燧求火,未出而數息,火勢隨止滅,懈怠者亦然。」

古時候的人,不論是要照明,或者煮食物,需要火,但那時還沒有火柴,都是用打火石,或是鑽木取火。燧是用木頭做的取火器具,取火的時候,必須不停地鑽,鑽到發熱,才會生火,假如半途停止,火就生不起來。數息,就是屢次停下來,這是說,要鑽木取火,鑽鑽停停,一定生不出火來。一個人如果懈怠,就同鑽木取火一樣,本來要用功的,但提不起精神來,不能精進,那是什麼事都辦不成的!

《佛遺教經》云︰「若行者之心,數數懈廢,譬如鑽火,未熱而熄,雖欲得火,火難可得。」

這段文字和上面《華嚴經》講的雖然不一樣,意思卻差不多。說一個修行人,本來應該有精進心,但是常常懈怠,不能用功,就好像鑽木取火一樣,鑽了一半,還沒有熱就停下來,想要得火,也是得不到的。

以上兩段經文,都是用鑽木取火作為譬喻,說明我們學佛、學做菩薩,不能懈怠,否則是不會有所成就的。

《菩薩本行經》云︰「夫懈怠者,眾行之累;居家懈怠,則衣食不供,產業不舉;出家懈怠,不能出離生死之苦。」

講到懈怠這種不好的習氣,可以說是一切行為當中,最使我們受累的,假使懈怠,不能精進的話,無論在家出家,什麼事業都不能成功的。先講居家懈怠吧!好像諸位有家庭的,在家裏提不起精神,每天好吃懶做,不事生產的話,連吃飯、衣著,自己都沒有辦法供應自己。既然三餐都不能維持,哪裏談得上添置田產家檔呢?再說出家人吧,前面說過,出家人初夜、後夜要修習善法,中夜也只是稍作休息,日夜都要精進的。要是懈怠,不想用功,那就不能脫離生死的苦海,在六道輪迴當中,永遠沒有解脫之期。因此,俗語說︰「有一分耕耘,就有一分收穫。」我們要是不能精進,不做工,每天游手好閒,縱然祖先留下了巨大的產業,一定會坐吃山空,總有一天,會淪為乞丐或小偷。我們看看,路旁好多向人討錢的,都是身體強壯,四肢健全的,為什麼還向人家伸手呢?就是懶惰,不做工,所以懶惰實在是罪過。進一步說,學佛的人要是懈怠,當然不能在佛道上前進,將來也會墮入三途裏面去。

《釋論》也說到︰「在家懈怠,失於俗利;出家懈怠,喪於法寶。」

一般在家人,假使懈怠懶惰,世間一切的利益,是沒有辦法得到的;一個出家人假如懈怠,三藏十二部的一切法寶,不想去研究,也不能照著去修持,當然會喪失那些法寶的妙用。

可見懈怠,不論是世法或佛法,如果跟我們拉上了關係,一定會造成我們的痛苦。不但說懈怠的人沒有成就,甚至於怕動的話,也會餓死的。下面,我引一個小小的故事,來證明這個道理。

從前有一個人,非常懶惰怕動,什麼都要現成的,連吃飯都怕動筷子,需要別人來服侍他。有一天,他的家人有事,必須出遠門,留下他自己一個人在家裏。一想到他不可能煮飯吃,在臨走之前特地做了一個很大的餅,可以吃好幾天的,套在他的頸項上,讓他餓了馬上可以吃,然後放心地離開了。誰知一星期以後回來,一看,他居然死了,為什麼?原來他把前面的餅吃光了,旁邊的懶得轉過來吃,就這樣被餓死了。所以雖然有得吃,要是怕動手,結果還是會餓死的。

這雖然是一個寓言,實際上在我們這個社會,不乏其人的。為什麼社會上會發生這麼多的搶劫案、有這許多的社會問題?就是大家都想不勞而獲,坐享其成。最近報上登載了一則搶劫的新聞,做案的都是年輕人,他們都是好吃懶做,才會遭受法律制裁的下場,所以說在家人懶惰的話,人生就會墮落;而出家人不精進修行,同樣也會墮落的。

「常行精進」,精,是純粹不雜;進,是向前不退。

《菩薩本行經》說︰「一切眾事,皆都精進而得興起。」

世間所有的一切事情,都是由精進而成就的。上面講到,一個修學菩薩道的人,是「惟慧是業」,我們要知道,慧業不是僥倖得來的,而是要從精勤不懈中去追求,所以,驅除懈怠,實行精進,是做菩薩所不可忽視的使命!

既然要精進,就必須純粹不雜。首先我們應當了解,學佛一定要精,不要複雜。好像在信仰上,我們既然皈依了三寶,盡形壽就要以佛法僧作為信仰的對象,但是,好多善友信佛教並不是很單純、很專一的,往往聽到人家說某某教好,就隨著去,什麼都信,今天參加這種宗教法會,明天又參加那種宗教活動,形成了大雜燴的信仰,也實在信得太辛苦了,結果一無是處,到頭來沒有一個究竟的歸宿,這就是信心不專一,太複雜了。這樣子的信仰,實在是要不得的!

再談到佛教徒所修持的法門,也應專一,不可複雜。中國近代淨土宗很盛行,很多人都修持淨土法門,但是看到現在禪宗,尤其在美國,非常興盛,於是就放棄淨土,改為參禪。或者有人說︰「現在最流行的是密宗,持咒可以即身成佛。」大家就一窩蜂地修密,今天這個喇嘛來了,明天那個活佛來了,都去趕熱鬧,求加持,自己也弄不清應該修持那一宗才好?

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,是觀機逗教,應病予藥。眾生的根機不一樣,所修的法門也因各人的興趣而異。假使是大根器,有大能耐,十宗並修都可以的。好像延壽大師,他就提倡禪淨雙修,但我們是不是能夠既修淨土又修禪呢?那末,修淨土修禪是不是可以附帶修密宗,或者還要修其他的呢?說實在的,光陰過得很快,人的一生幾十年轉眼已消逝,要是整天東奔西跑地盲修瞎練,不僅是應付不來,而且始終一無所成,倒不如一門深入比較實際。修持法門不要貪多,也不要三心兩意、朝三暮四的。這一點,希望我們善友應慎重選擇!

接著,我們來談談精進的種類。

《大智度論》(卷八十)把精進分為身精進與心精進兩種。身體方面的精進是︰「如法致財,以用布施。」一般人要從事正當的職業,以正當的手段發財,這種錢也是用於布施等種種正確的途徑,這就是身精進。心精進是︰「慳貪等諸惡心……令不得入。」就是我們要斷除慳貪等不良的心理,不要使這許多煩惱弄到我們心裏面來,使我們墮落。

《成唯識論》(卷九)把精進分為三種︰1、披甲精進︰由於做為菩薩是難行能行,好像上陣打仗一樣,要披鎧甲,什麼困難的環境,都能夠衝得過去,所以稱為披甲精進。2、攝善精進︰就是很勤勞地去修持種種的善法,一點都不感覺厭倦,叫攝善精進。3、利樂精進︰菩薩除了自己修持以外,主要是以救度眾生作為自己的任務,他「不為自己求安樂,但願眾生得離苦」,為化度眾生而發心精進,並不覺得疲倦,這就是利樂精進。

有「四料簡」來簡別什麼叫精進?什麼叫不精進?

一、身精進心不精進︰舉個譬喻,好像修淨土念佛,手上拿了一串念珠,不停地撥著,口中也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、「南無阿彌陀佛」……念個不停,看起來好像很精進的,可是心裏面不斷地打妄想。這樣光在外表形式上精進,內心靜不下來,並沒有存著誠意,就是身精進心不精進。

二、心精進身不精進︰就說念佛吧,手中既沒有拿念珠,嘴巴也沒有動,沒有聽到他念佛的聲音,不過他內心時時刻刻都很誠意地在念佛,這是屬於心精進身不精進。

三、身心俱精進︰不論是外表或內心,表裏一致,身心兩方面都精進,比如說手中拿著念珠,口裏念佛,心裏也專心一意的,身口意三業相應,這樣叫身心俱精進。

四、身心俱不精進︰這和上面說的第三種適得其反,好像念佛,外表既沒有表現,內心也沒有佛的觀念,內外都不用功,可說是百分之百的懈怠,根本談不上精進了。

談到精進,應該特別注意兩點︰1、約行善法而說︰佛法所謂精進,是專著重善法這方面來講的,比如行善、誦經、拜佛、聽講佛法,都能夠盡心盡力去做,才叫精進。假使為非作歹,所作所為於己於人都不好的,看起來也是很賣力地做,不能說是精進,這是造惡。2、約修行而說︰在修持佛法時,應當從容不迫,恰到好處地前進,不要太急,因為太急了,那是過猶不及呀!

佛經中講到,有個叫二十億的比丘(出家人),本來是很精進的,由於過分精進,造成了內心的浮躁,反而準備要放棄修行。

佛陀知道了,問他︰

「你過去在家裏有沒有彈過琴呢?」

「有呀!」

「琴的弦子,你要是把它絞得太緊了,怎麼樣?絞得太鬆又怎麼樣?」

「太鬆『繃!繃!繃!』的,就發不出高低的音調;太緊『叮!叮!叮!』,聲音太尖銳,甚至有的時候弦也會斷掉。」

「那末,應該怎樣彈才悅耳?」

「緩急適中,弦既不要太緊,也不可太鬆,這樣彈出來的聲音才好聽。」

精進也是如此,要緩急適中,才能夠保持長久。

在《佛遺教經》中,有一段也是說明精進的︰

「若勤精進,則事無難者,是故汝等,當勤精進,譬如小水長流,則能穿石。」

釋迦佛告訴我們︰不論是世間或出世間的事業,希望成功的話,一定要很勤勞、精進,能夠這樣,沒有一件事辦不通的,所謂「一勤天下無難事」,大家應該時時的精進。說一個譬喻,好像小小的流水,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,但是它的力量可大哩!它經常不斷地流著流著,日子久了,石頭也會被它穿成洞,這就是它的力量,也可以說是精進的功夫,有句成語叫「水滴石穿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

講到這裏,我想起了〈龜兔賽跑〉的故事:

過去有一隻烏龜和白兔舉行田徑比賽,在我們想像當中,這根本不用賽嘛,本來兔子就跑得很快,烏龜一步步慢吞吞地爬,有什麼好比的,結果,適得其反。原來,兔子跑到半路,回頭一看,烏龜在老遠的背後,連影子也看不到,兔子就自作聰明︰「好吧,我先休息一會,再跑也不遲呀!」

誰知兔子竟然睡著了,當牠一覺醒來,烏龜早已經到達目的地了。這是什麼原因?烏龜明知自己不如兔子,但是牠非常的精進,努力向前爬,而兔子因懈怠,結果就輸了。——這正是精進與懈怠兩個典型的代表。

在《大智度論》(卷十六)裏面,也有個〈雉鳥救火〉的故事。有一隻雉鳥,住在一座大森林裏面,生活過得很快樂。有一天,這座大森林突然發生火災,火勢非常猛烈。要知道,森林火災是非常可怕的,有時連燒幾個月都不能熄滅。當時,這隻雉鳥看見森林著火,心中非常著急,於是趕快飛到小河邊,把牠的翅膀在河的水面上,沾滿了水,再飛回去,在森林的上空拍拍翅膀,把水灑下去,牠如此來回不停,目的是為了救火。

天神看見了,感覺牠的舉動,實在是愚不可及,真是好笑極了,——森林的火這麼大,雉鳥這樣小的身體,一點點的水,正是「杯水車薪」,完全不成比例,怎救得了火呢?

天神就問雉鳥︰「你這樣做所為何事?」

「我要救火呀!你要知道,這森林是我的家鄉,也等於是我的祖國,裏面住著我的眷屬、親戚朋友,現在發生這樣大的災難,我能不救嗎?」

「憑你這點力量,救得了嗎?」

「那不管,救不了是另一回事,為了同胞,為了國土,我必須盡我的心力而做,縱然犧牲了生命,我也不在乎!」

天神一聽,大受感動,這樣的精神,實在偉大,就趕快下了一陣大雨,把火撲滅了。

這故事說明,只要有精進心、虔誠心,就能夠動天地而泣鬼神,雖然自己本身的力量很微小,也會有意外的收穫的,精進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議!

佛經裏面,讚歎精進的寓言很多,除了上面講的〈雉鳥救火〉,還有〈大意抒海〉,也是說明精進的功德。至於中國民間的傳說,好像〈愚公移山〉、〈精衛填海〉以及〈鐵杵磨針〉,都是精進的標準故事,限於時間,我不再一一介紹了。

在佛寺裏面,做晚課都會唱《普賢菩薩警眾偈》,而在中國的大叢林,那是維那師父一個人在「高呼」,警惕大眾要精進的︰

「是日已過,命亦隨減。如少水魚,斯有何樂!大眾!當勤精進,如救頭然。但念無常,慎勿放逸!」

我們從早到晚,這一天很快地已經過去了,一寸光陰一寸金,寸金難買寸光陰,一寸光陰就是一寸命光,因此,這一天過了以後,我們的生命也跟著減少了一天,說一個譬喻,好像魚活在水裏面一樣的,水一天一天地減少,慢慢地要乾了,魚的生命也一天一天地接近死亡。我們人也是這樣,壽命是有限的,要是終日無所事事,荒廢過去,就像魚靠以生存的水,一天天地減少。生命一天天地縮短了,生死事大,還有什麼值得快樂的呢?所以,維那師父就要呼喚大眾,警告大家,應該要趕快精進修持用功,就好像我們的頭髮突然著火,在生命交關的時刻,必須急速救火呀!我們人生無常,說起來有幾十年,真正人命只是在呼吸之間,一口氣不來就走了。所以我們要時刻想念人命無常,應該謹慎,不要懶惰、懈怠了。

在清朝有位體乾山人,做了一首〈勵勤業〉的詩說︰

勤懶皆因一念生,家庭興敗此中爭。

萬般事業由勤致,懶漢何曾見有成?

這首詩也是說明精進和懶惰的得失。前兩句作者特地提出「勤」和「懶」兩個字,說明勤勞或懶惰,完全出於我們的一念。一個家庭的興旺發達,或是沒落衰敗,就靠勤、懶這兩個字來作定奪。詩的後兩句,更明白地告訴我們,世間萬般的事業,都是由勤勞(精進)來完成的。一個懶漢,一天到晚游手好閒,飽食終日無所事事,哪裏看到他成功呢?絕對不可能!所以,有句俗話︰「假使晚上有黃金從天下掉下來,第二天早上還要早一點去拾。你起床太遲,人家早已經拾走了。」可見萬事以勤為基礎。

我們希望道業有所成就,要常行精進,最起碼,必須時時刻刻留意我們身口意的所作所為,分分明明地知道我們的三業是傾向於善,或者傾向於惡,提昇善業,消滅惡業,養成了善的習性,增長善的力量,才有辦法做到下面經文講的「破煩惱惡,摧伏四魔,出陰界獄」。

「破煩惱惡」,煩,是昏煩。惱,是惱亂。有了煩惱,我們不論在生理上、在心理上,時常感到動亂,坐立不安,心神不定,就好像屋子裏面住著許多毒蛇猛獸,人怎能住得平安快樂呢?所以,我們要去破除煩惱,就和驅逐屋內的毒蛇猛獸一樣,一定要使牠銷聲匿跡,才會安樂。

說到煩惱,實在太多了,佛法說有八萬四千法門,就是對治八萬四千煩惱的。根據唯識學說,煩惱有兩大類,就是根本煩惱和隨煩惱。根本煩惱,好像一棵大樹的根,是最根本的,共有六種。隨煩惱,是隨著根本煩惱而生起的,共有二十種,又分為大、中、小三類。這在唯識學的經論裏面,都有詳細的說明,諸位如果有興趣,可以去找來看。這裏,我不再加以解釋了。不過,我們要知道,最根本的煩惱是貪、瞋、癡三毒。

1、貪︰是貪心,所貪著的是五欲和六塵的境界,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。

2、瞋︰凡是違逆我的心意的事,就發脾氣,起無名火,甚至破口大罵,或者怨天尤人,就是瞋。不論是修行人或一般俗人,瞋是要特別注意的,面對著可瞋的事情,我們必須學會忍耐,俗語說︰「小不忍則亂大謀。」要是我們一味任性、發脾氣,有的時候,為了一件小小的事情,自己控制不了自己,脾氣一發就不可收拾,可能演變成為大亂子。佛經中也說到「一念瞋心起,百萬障門開」,我們要是動了無名火,這一念瞋心生起來,上百萬的業障,也就是許許多多的煩惱,都跟著生起來;障礙了我們做事、修行,以及人際關係。這瞋心實在是很可怕的!

3、癡︰是愚癡。愚癡並不是呆呆的,而是知見不正當,對世出世間的道理,不能如實了知,好像不信因果,或者執是為非、執非為是,都是愚癡。

總而言之,煩惱太多了,它不僅是擾亂我們的身心,而且誘惑我們作惡,因此,這些煩惱惡法,我們要精進修持,把它破除掉。

「摧伏四魔」摧,摧折、打倒。伏,調伏、降伏。魔,梵語魔羅的簡稱,中譯為奪命,因為魔王看到了我們修持,增長了慧命,就要把它搶奪去,所以叫奪命。魔又譯為障礙,這是因為有了魔,就會障礙我們修行善道而得名。中國早期的佛經,好像《大涅槃經》中,魔都寫成「磨」,磨是折磨的意思,受到折磨,就是有所障礙,和魔的意義很接近。傳說這「魔」字是南北朝的梁武帝所改的,這樣一改,把魔的形象具體化了,往往使人把它和有威力的生物連在一起。

其實,魔不一定是三頭六臂的怪物,只要具有誘惑性,使人容易墮落的,或者具有破壞性,阻礙力,不讓我們上進的,都叫做魔。換句話說,當我們希望向上向善的時候,有一股無形的力量來擾亂,阻擋我們去做,就是魔。或者是我們沉迷在某種嗜好、事物之中,比如喜歡打牌,喜好玩樂,念念為這些所迷惑,那就是著魔了。平常有句話︰「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。」你如果沒有用功,沒有修持,也就沒有感覺得什麼,當你真正發奮用功(精進)的時候,往往會踫到許多磨難,使我們安不下心來,正是道業方才開始,魔掌已經高高地籠罩下來了,我們不可不提高警惕呀!

佛法通常講有四魔,是四種破壞修行的磨難︰

一、煩惱魔︰上面所講的那些煩惱,經常在我們的心識當中不停的擾亂,障礙我們,使我們不能如法修持,就是煩惱魔。

二、五陰魔︰五陰,色陰、受陰、想陰、行陰、識陰,包括了精神和物質,是組織生命體的要素。有了色身,就有活動,成為眾惡聚集的地方,能障礙我們修學正道,讓我們生起種種的苦惱,生死輪迴,甚至墮落惡道,所以五陰也是一種魔。

三、死魔︰死,能斷人的命根,一個人活在世界上,有生必有死,可是有句成語︰「壯志未酬身先死,徒使英雄淚滿襟。」一個英雄本來有雄壯的志願,希望為國為民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,可是願望還沒有達到,就要面臨死亡,真是無可奈何的事,這位英雄,只有感嘆有心無力,淚水流滿了衣襟,空留遺憾。我們學佛的人,希望能夠多活一天,多爭取時間修行,想要了生脫死,也想要弘法利生,事實上,死神常常跟隨著我們,要把我們抓去,一旦死亡,轉過面目來,是不是有機會再學佛、修行呢?因此,死也是個大魔鬼。

四、天魔︰欲界第六天──他化自在天的天王,每當修行人有了相當成就的時候,他深深地恐怕會失去一個眷屬,就來擾亂,運用千方百計破壞、障礙行者,所以稱為魔。好像釋迦牟尼佛成正覺之前,在菩提樹下修行,魔王就放不下,先後派了魔兵、魔將、魔女,來阻擾佛陀修行,所以天也是種魔。

其實,真正的魔,不是在天上,而在人間,不是在身外,而是在我們的心中,那就是我們的無明與煩惱,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,假如受到魔難,就是要精進用功,第一步,降伏煩惱修學佛法,增長智慧。第二步把四魔摧伏、消滅。唯有克服了魔障,才能進一步出陰界獄。

「出陰界獄」,陰,就是五陰。界,指三界。獄,就是牢獄。依佛教的世界觀,有情所居住的環境,有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三種,稱為三界。

前面第一覺悟,已經講過五陰,我們有色身,而招致種種的罪惡和痛苦,由此可知,五陰是有情生死流轉的主體,而三界,是眾生居住的處所。我們現在雖然在欲界,即使到達色界、無色界,有一天還是會退墮下來的。眾生在三界生死海中,流轉輪迴不息,不能自由解脫,好像被限制在牢獄似的,所以說「三界如牢獄」。出陰界獄,就是打破、出離五陰、三界這個牢獄,也就是得大解脫,證得涅槃。那就要常行精進,破除煩惱,才能夠超越、了脫生死的牢獄。

【書籍目錄】
第1頁:幻生法師序 第2頁:自序
第3頁:甲、緒說 第4頁:乙、解釋經題
第5頁:丙、介紹譯者 第6頁:丁、解釋經文—序分
第7頁: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無常無我覺 第8頁: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常修少欲覺
第9頁: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知足守道覺 第10頁: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常行精進覺
第11頁: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多聞智慧覺 第12頁: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布施平等覺
第13頁: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出家梵行覺 第14頁: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大心普濟覺
第15頁:丁、解釋經文—流通分
推薦 打印 | 錄入:admin | 閱讀:
相關書籍      
本書評論   查看全部評論 (0)
表情: 表情 姓名: 字數
點評:
       
評論聲明
  •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
  •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- 五戒十善,不要謾罵
  •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
  •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
  •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