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站: 七葉佛教中心  支持書舍的建設: 請點這裡  書本報錯: 留言板
你好,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
背景:
閱讀書籍 -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于凌波居士著

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于凌波居士著

【第四講】佛教的宇宙觀—世間無常、國土危脆

[日期:2010-10-05] 來源:網友上傳  作者:于凌波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,請按

【第四講】佛教的宇宙觀—世間無常、國土危脆

為佛弟子,常於晝夜,至心誦念八大人覺;

第一覺悟,世間無常,國土危脆;四大苦空,五陰無我;生滅變異,虛偽無主;心是惡源,形為罪藪;如是觀察,漸離生死。

(1)四大與五蘊

自古以來,講解過八大人覺經的大德不計其數。古人講經,有其一定規範,即由序分,正宗分,流通分,逐句逐字講解。如「世間無常」一句,何者為世,何者為間,何者為無常,講解得詳盡萬分。據書中記載,隋代的智者大師,講《妙法蓮華經》,一個妙字講了三個月。在我們現代工商業社會,分秒必爭的時代,我們不能用這種方式。我們於每一講中,以其內容概要,加上一個主題,八個題目講完,對佛法整體有一概略的認識—八大人覺經,本來內容範圍非常廣泛,概括著宇宙人生各項主題。

本講的經文是:「世間無常,國土危脆。」我們就此世間二字,來探討佛教的宇宙觀。

佛經上所稱的世間,亦稱世界,又稱宇宙。《淮南子》曰:「上下四方謂之宇,往古來今謂之宙。」佛經上說:「過去現在未來名世,東南西北上下四維名界。」這二者,同是無量空間和無限時間的合稱。至於間,有間隔的意思,與界同。《名義集》三曰:「間之與界,名異義同,間是隔別間差,界是界畔分齊。」至於時間與空間,在佛經上說這是「分位假立」之法—是名言施設之法,只有假名,而無實體。

照現代科學上的解釋,空間來自物質,凡屬物質,即有質礙與形體。有了物質的存在,才有時間的觀念。具有質礙性的物質的形體,有長乘闊乘高,即所謂三度空間,加上時間成為四度空間,我人即生活於四度空間—時間與空間之中。

照佛經上說,世間有兩種,一種是「器世間」—就是物質世界;一種是「有情世間」—就是生命世界。有情,指有情識的生命體而言,通常以人類為代表。而器世間是有情所賴以生存的環境。

我人於此探討,所謂器世間—即物質世界,其物質又是由何而來呢?佛經上說,物質是「四大」和合而來的。四大又是什麼呢?四大,是印度古代哲人對於物質世界的一種分類方法。印度古代,把造成物質的元素分為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類,稱做四大。以其能構成各種物質,所以稱為「能造四大」。其實、地水火風四者,說的不是土地、水、火、風四種實物,說的是這四種物性—如地以堅實為性,水以濕潤為性,火以炎熱為性,風以流動為性。中國古代哲人也有類似的分類方法,即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學說,如火性炎上,水性潤下,木性四方擴張,金性凝聚集中,而土性平坦不頃。

世間萬物,大至星球,小至微塵,以至於山河大地,房舍器物,皆具此堅煖濕動四性,換言之,此「能造四大」,是構成世間萬物的基本元素。

四大,是構成物質世界的元素,而有情世間又是如何構成的呢?佛經上告訴我們,有情世間是由「五蘊」—即五類因素和合而成的。

(2)五蘊世間

五蘊是什麼?《大乘五蘊論》開章明義的說:「如薄伽梵略說五蘊,一者色蘊,二者受蘊,三者想蘊,四者行蘊,五者識蘊。」

薄伽梵,是梵語音譯,又稱薄伽婆,意譯曰世尊。五蘊的蘊,梵語塞犍陀,是覆蓋的意思,意指此五者能覆蓋我人的真如性體,所以稱蘊。五蘊是新譯,舊譯曰五陰,在《阿含經》就稱為五陰。陰是賊害的意思,指此五者能賊害我人的性德。亦有譯為五聚的,聚是積聚的意思,謂積此五聚,以成就我人的身心。其實簡單的說,我們稱此五者為五種或五類也未嘗不可。那就是,積聚許多同一系列的物質現象或心識活動,把它們歸納成類,就叫做蘊。世界上所有的物質現象及心理活動,可以歸納五類,那就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。

佛教的理論,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和現象,都不是孤立的存在,而是由許多種因素積聚結合而成的,有情—包括人在內,一切有情識的生命體,這亦稱為眾生—是由五蘊結合而成的,而物質世界,就是五蘊中的色蘊。所以五蘊構成了有情世間和器世間—生命界和物質界,這二者,合稱之為五蘊世間。

五蘊,是色蘊、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。《大乘五蘊論》解釋五蘊說:

「云何色蘊,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。云何受蘊,謂三領納,一苦,二樂,三不苦不樂。云何想蘊,謂於境取種種像。云何行蘊,謂除受想,諸餘心法及心不相應行。云何識蘊,謂於所緣境了別為性,亦名心意,由採集故,意所攝持。」

以上這一段論文,充滿了佛學術語,必須加以語譯及詮解。其實「色蘊」二字,是泛指一般物質現象,即所謂「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」。這包括著我人的肉體—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的五根,和與五根相對的五境—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五種境界,其實也就是世界上一切的物質現象。

而受想行識四蘊,也就是我人的精神作用—此又稱作心識活動。此精神作用又稱為「名」,合物質現象而稱為「名色」。名色就是五蘊,而五蘊就是宇宙人生的根本。此五蘊,分為「色」、「心」、二法,如下表所示:

    ┌色蘊—色—物—物質現象—色法

    ├受蘊

五蘊┼想蘊—非色—名—心識活動—心法

    ├行蘊

    └識蘊

五蘊中的識蘊,是「主觀的能認識的識體」;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四蘊,則為「客觀的所認識的對象」。有此主觀的能認識的識體,與客觀的所認識的對象,而後纔有所謂宇宙與人生。

(3)受想行識

色蘊是物質現象,受、想、行、識四蘊又是什麼呢?茲分詮如下:

受蘊:受蘊,指生命體身心的感受。佛經上把感受分為生理上的感受,和心理上的感受。前者三受,即苦受、樂受、捨受;後者是憂受、喜受。在佛經上稱,生理上的受和前五識相應,心理上的受和第六識相應。

想蘊:想蘊是「謂於境取相為性,施設種種名言為業。」這是心識的意象(概念)作用,當心緣外境時,想心所即辨別種種境界,安立名稱言說—也就是攝取表象,形成語言概念的精神活動。

行蘊:行是造作的意思,這是心識功能之一「思心所」的作用,特別是關於意志決斷方面的心理趨向。行雖然包括著心、口、意三方面的造作,但一切行為以意為主,故「思心所」的思有三種,即一者審慮思、二者決定思、三者動發勝思。即前二種思是意業—思心所的考慮和決定,動發勝思是身、語業,即考慮、決定後,將要付諸行動。

識蘊:識蘊的作用是:「於所緣境了別為性」,即生起一切認識活動的精神主體。這在早期小乘佛教時代,謂識有六種,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識,具了解分別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六種境界的作用。大乘佛教的唯識宗建立第七、第八兩識,以第七末那識為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;以第八阿賴耶識儲藏諸法種子,為宇宙人生的本源。

(4)生滅變異的因緣所生法

在佛經中,把宇宙間一切的物質現象和心識活動,都稱之為「法」,所以佛經中常用色法、心法、宇宙萬法等名詞。法是什麼?佛經上說,「法謂軌持」,軌與規通,有法則或規律的意思。法之一字,以其範圍不同,含義亦異。廣義的法,通於一切,舉凡世間一切有形的、無形的、真實的、虛妄的、事物其物的、道理其理的,皆可稱之為法,如宇宙萬法。一般的法,指佛陀的言教,佛陀所說的教示稱之為法,如佛法。狹義的法,指的是緣起,如《雜阿含經》曰:「見緣起則見法,見法則見緣起」。

緣起,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的真理,是佛教的基本理論。緣起又稱因緣起,意謂宇宙間萬事萬物的生起,都不是單獨的、孤立的生起存在,而是由多種因素條件集合而成。這就叫做「諸法因緣生」。既是眾多因素條件和合生起之法,在其存在的過程中,因素條件難免不發生變化。所以,因緣和合之法,本身具有「生住異滅」四相,它不斷的發生變化。基於此一原則,則宇宙之間,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,也沒有永恆存在的事物。而人生過程中,由於主觀的心識、和客觀的環境不斷的變化,所以萬法「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」,此謂之「緣起性空」。即眾多因緣和合生起之法,其本身無實體,無自性—無固定之性,故說其「性」空。

因緣所生之法,有其縱向和橫向兩種關涉對待的關係。自縱向關係來說,是前因後果的關係;自橫向關係—自時間某一點來觀察事物,就有了彼此對待的關係。例如以棉花紡成紗,棉紗織成布,棉布縫成衣等等,這是前因後果的關係,棉花、棉紗、棉布均沒有其自性(固定之性),隨著因緣而變異,這其中即含蘊著「無常」;若以製成衣服這一點橫向來看,要具備棉布、針線、鈕扣、尺剪、縫衣機等種種材料、工具、技術、人工,而後始有衣服的完成。既然是眾多因素條件完成的衣服,這其中何嘗有衣服的自體(體與性等)?這也即含蘊著「無我」(法無我)。此所以「緣起性空」,惟性空始能緣起。

(5)宇宙人生真象

本經經文稱,「世間無常,國土危脆」。基於「因緣所生法」,本身具有生住異滅的特性,不能永恆存在的原則來看,世間無常與國土危脆,無寧是必然的後果。古人俗諺云:「世間無不亡之國,無不破之家。」翻開二十四史來看,歷代王朝,周代享國最久,也不過八百年。八百年,在無始無終的時間中,不過是一彈指而已。秦始皇妄想享國萬世,根本違反了宇宙萬法運行的法則,所以二世即亡,這是自無常來說。至於國土危脆,風災、豪雨與地震,隨時隨地發生,以目前科學技術,能抗拒得了天然災變嗎?連預測都測不準,能說不是國土危脆嗎?

「四大苦空,五陰無我」。四大五蘊,本來就是因緣和合之法。由四大和合而有種種物質現象,由五蘊和合而成一個圓顱方趾的我。而四大五蘊,本身即在生住異滅、變化無常之中。我們怎能期待四大常住,而五陰(即五蘊)中有一個真實、永恆、主宰的我呢?經文謂:「生滅變異,虛幻無主」。萬法生住異滅,端視因緣。因緣具足,生起存在;因緣散離,變異壞滅。

至於「心是惡源,形為罪藪」,是說我人心識之中,有著與生俱來的煩惱—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惡見等六種根本煩惱,和忿、恨、嫉、惱、覆、慳等二十種隨煩惱。這種種煩惱之火,每日間在我人心頭燃燒,使我人迷惑顛倒,造作種種身口意之惡業。而種種惡業,無不由心造作出來,譬如手之操刀殺人,口之出言罵人,必先有殺人罵人之心,而後始有身、口之行動,故《佛遺教經》曰:「此五根者,心為其主,是故汝等,當好制心,心之可畏,甚於毒蛇、惡獸、怨賊,大火越逸,未足喻也。」

心頭煩惱之火,甚於毒蛇,猛獸。煩惱如何燃燒,造作了什麼惡業,我想諸位打開電視、報紙,無數活生生的事例展現在我人眼前,就不必在這裡一一細說了。

如果說:「心是惡源」,亦不盡然。我人心識中固然有二十六個煩惱心所,但相對的也有十一個善心所。起惑造業的固然是我們的心識,而發菩提心,行菩薩道的,又何嘗不是這一顆心識?《華嚴經》云:「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」又曰:「心如工畫師,能畫種種物。」畫好畫壞、畫美畫醜,全在我們一念之間。

本段經文的末了,說的是「如是觀察,漸離生死。」意思是說,我們「常於晝夜,至心誦念。」由「世間無常,國土危脆……」,以至於到「心是惡源,形為罪藪。」不僅止是誦念,而是要觀照、察看、反省、修持,如此,就可以逐漸脫離生死苦海。

一九八九年十月廿九日撰稿 

【書籍目錄】
第1頁:【第一講】不覺、邪覺、正覺 第2頁:【第二講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—無上正等正覺
第3頁:【第三講】循八大人覺經走向正覺—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 第4頁:【第四講】佛教的宇宙觀—世間無常、國土危脆
第5頁:【第五講】人生是大苦聚—多欲為苦、生死疲勞 第6頁:【第六講】人性的弱點—心無厭足、惟得多求
第7頁:【第七講】精進與勇猛—破煩惱惡、摧伏四魔 第8頁:【第八講】生命的流轉—無明是生死輪迴的根本
第9頁:【第九講】無我與慈悲—等念怨親、不念舊惡 第10頁:【第十講】在家道與出家道—不染世樂、常念三衣
第11頁:【第十一講】發大乘心,普濟一切—化自私為慈悲、化煩惱為菩提 第12頁:【第十二講】精進不懈、超越自我—由物欲世界昇華到正覺世界
推薦 打印 | 錄入:admin | 閱讀:
相關書籍      
本書評論   查看全部評論 (0)
表情: 表情 姓名: 字數
點評:
       
評論聲明
  •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
  •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- 五戒十善,不要謾罵
  •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
  •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
  •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