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序分
1、通序
如是我聞,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。
這是我阿難親耳聽佛陀說的,當時佛陀是在舍衛國,祗樹給孤獨園裏。
我們前面講過,佛教是在東漢明帝時傳到中國來,第一部翻譯的佛經是《四十二章經》,自此以後,一直有法師陸續把佛經傳入中國。一般講經的法師都是依文釋義,只是一句一句的講,從來沒有分科(把佛經內容分幾段來研究)的習慣。直到東晉時代,有一位很有名的法師──道安法師,他判定每部經都可以分:序分、正宗分和流通分三大部份。有了分科,研究佛經時就比較容易著手。當時一般的高僧大德們都反對、批評他:「割裂佛經,罪過無邊」。認為他自作聰明,把佛經分段是不恭敬的。直到唐朝,玄奘大師翻譯《佛地經論》,就是把佛經分成三大段,原來印度親光菩薩早就有這種分科法。有了這種根據,大家反過來讚歎道安法師眼光獨到,有「彌天高判,今古同遵」的讚詞。意思是說道安法師的分科法是很高明的,從古至今,大家一致同意遵照這種方法。為什麼稱呼道安法師叫彌天呢?這裏還有一段典故。
道安法師在襄陽弘法的時候,名氣非常高,當時襄陽有一位很有名的學者習鑿齒去拜訪他。一踏進山門,就自我介紹說:「四海習鑿齒」(今天來拜訪你的是四海都認識的習鑿齒)。道安法師聽了,覺得他太高傲了,有意跟他比一比,就不慌不忙地回答:「彌天釋道安」(普天之下,大家都認識我這個道安法師)。從此,大家都以彌天大師來尊稱道安法師。
序分是敘說一部經的緣起,說明佛陀為什麼要講這部經。序分:就像是人的頭部,只要看到整個人的面目,就知道他是某某人了。正宗分:是每一部經中最重要的部份,表達出全經的中心思想。等於人的身體,五臟六腑都包括在內,是人體的主幹。沒有了它,生命就不存在。流通分:每一部經最後都有「信受奉行」等經句,希望佛所講的大法,不但使當時的人聽了得到法益,而且可以普遍流傳。像是人的雙腳,可以走動,不斷地走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去。
從「如是我聞以下,一直到無量諸天大眾俱」,這一段是序分。序分又分「通序」與「別序」兩種。「通序」是通於一切經的。《佛說阿彌陀經》一開始「如是我聞,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」是通序,我們誦念《金剛經》,甚至其他一切經,都具有同樣的格式:指出佛在什麼地方說法,有什麼聽眾等,具足了信、聞、時、主、處和眾等六種條件(六成就),證明這部經是佛親口所說,不是假的。所以有時也稱為「證信序」。
「別序」是這部經與別的經不同的地方。好像《金剛經》:「爾時世尊食時,著衣持缽,入舍衛大城乞食………」,《佛說阿彌陀經》以及其他經典沒有這種講法,這是每部經不同的地方。佛陀說法,觀機逗教,都有一定的因緣,別序普遍都是佛講這部經的因緣,所以也叫做「發起序」。
「如是我聞」,「如是」是信成就,「我聞」是聞成就。平時我們會問:是不是?是。是不是?不是。英文所謂的Yes或No,Yes就是:是,具有信的條件。每部經都用「如是我聞」開始,這含有四個意思:
1、遵佛遺囑:佛陀將入涅槃前,阿難特別悲傷,獨自一個人,躲到旁邊哭得很傷心。阿那律看見了,勸他說:「阿難,世尊快要離開我們了,現在不是傷心痛哭的時候,還有許多重要的問題沒有請示佛陀,你應該趕快提出來,趁現在佛陀還沒入滅,請他老人家解答,讓我們將來有所遵循。」
阿難抑制悲痛的心情,向佛陀提出了四個問題:
(1)佛陀在世的時候,我們依您而住;您涅槃以後,我們應該依誰而住呢?
(2)佛陀在世的時候,弟子們以您為老師;佛離開後,以誰作我們的老師呢?
(3)僧團裏面有些調皮搗蛋的惡性比丘,佛陀,您老人家在世的時候,可以制伏他們,一旦您離開後,我們要怎樣對付他們呢?
(4)將來我們要把您講的佛法結集起來,每一部經的開頭應該怎樣寫呢?
佛陀聽後,很慈祥地對阿難說:「阿難,你問得太好了,我現在就告訴你吧!
(1)我離開以後,你們不要怕沒有地方安頓,應該以四念處(觀身不淨,觀受是苦,觀心無常,觀法無我)為住。
(2)關於以誰為師的問題,應該『以戒為師』。不要以為你們沒有師父,大家只要守持戒律,就等於我還在世間,不然的話,就算是我常住世間,也是沒有用的。
(3)至於那些惡性比丘,就以默擯(不要理睬)來對待他們。一些搗蛋的惡人,存心跟大家過意不去,跟他們是無理可講的,不理睬他們,讓他們感到無趣,那是最好的方法。
(4)結集經藏時,就用『如是我聞』開始吧。」
從此,遵照佛陀的慈囑,一切經典的開始都用「如是我聞」。
2、斷絕眾疑:佛涅槃後,阿難昇座結集經藏。他那福德善根,種種相好的莊嚴法相,大家一看,以為佛陀復活;或有人以為是他方佛到娑婆世界來說法;也有人懷疑是阿難已經成佛而為大眾說法。因此,在結集每一部經的開始,阿難誦出「如是我聞」,即是向大眾說明:以下的佛法是我阿難親耳聽釋迦牟尼佛講的,並不是我說的,如此一來,一切的疑問都沒有了。
3、息滅爭論:阿難跟所有師兄弟的地位是平等的,而且只是羅漢的境界,有些比丘的境界比他還高,假如看他昇座說法,人人議論紛紛,不肯服從,如果一開始就表明是自己聽佛講的,就不會有人跟他爭論了。
4、簡別外道:當時印度有許多其他的宗教,也有各自的經典。有的用「阿」(無),有的用「憂」(有),作為經本的開始。「無」是斷見,「有」是常見。外道思想,認為世間不是無,就是有,遵照釋迦牟尼佛的叮嚀用『如是我聞』,一看就知道是佛說的法,是佛教的經典。
依照字面的解釋,「如是我聞」是:這一部經所講的內容,是我阿難親自從釋迦牟尼佛那裏聽來的。
講到這裏,或許有人會懷疑,佛成道二十年後阿難才出家,有些經他根本沒聽到,怎可以說,他是「多聞第一」的弟子呢?關於這個問題,佛經上曾記載過:當佛陀要阿難當侍者的時候,阿難曾經向佛陀提出三個要求:(1)他不能穿佛陀穿過的舊衣服;(2)雖身為佛陀的侍者,為佛陀的常隨眾,他可以單獨接受信眾的供養,而不必時時刻刻跟隨在佛陀身邊;(3)出家前佛陀所講的法,他沒聽過,佛陀得重新為他講一遍。對這三個要求,佛陀一一答應了。因此,他聽過佛講的一切法,才被稱為「多聞第一」。總之,他具有廣記博聞的智慧,有足夠的能力勝任從事結集經藏的工作。
「一時」:時成就。每一部經,必定要有一個講經的時間。為什麼經中沒有固定指明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呢?要知道,佛陀說法,不一定在人間講:有時在天上,有時在人間,甚至有時在龍宮講。按照佛經上說,天上的時間與人間不同,比喻四天王天一晝夜等於人間五十年。再說,就算同是我們這個世界,東西方的時間也有差距。菲律濱現在是中午十二時,剛好是美國紐約的半夜十二時,地點方向不同,時間就沒有固定,所以佛經只用「一時」,而不用固定的某年某月某日某時。一般來說,「一時」也代表「師資道合,機教相扣」,老師正要教學生,學生也正需要老師教導的時侯。機是一般眾生的根機,教是佛陀的言教,「一時」就是佛陀為眾生說法,機緣成熟的時候。
「佛」:主成就,《佛說阿彌陀經》的主講人,指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。
「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」:處成就,佛講經的地點。舍衛國是憍薩羅國的首都,是城名而不是國名,應該叫做舍衛城,可是一般都用舍衛國。「舍衛」是印度話,譯成中文是「聞物」。這地方出產豐富,物資充足,聞名於世界,是憍薩羅國政治、教育、經濟、文化的中心點,所以叫做聞物。「祇」是祇陀太子,他是波斯匿王的太子。波斯匿王出兵打仗,勝利凱旋歸來的這一天,正逢太子誕生了,所以賜名祇陀,譯成中文是「戰勝」的意思。「給孤獨」是一個人的德號,他本名須達多長者。平時有一句話:鰥寡孤獨,是人生最痛苦凄涼的。(男的老了而失去妻子叫鰥,女的死了丈夫叫寡,小孩子沒有父母叫孤,年紀大了沒有兒女,自己一人叫獨。)須達多長者是當時有名的慈善家,對鰥寡孤獨非常同情,常常救濟照顧他們,因此,大家尊稱他為「給孤獨長者」。
有一天,他為了替兒子完婚,到王舍城去。在王舍城遇見佛陀,聽佛陀講經,法喜充滿,非常感動,卻婉惜舍衛國的百姓沒有這種福報,就禮請佛陀:「請您老人家也到我們那裏去講經,可以嗎?」
「可以。」佛陀一口就答應了:「只是每到一個地方,都不只是我自己一個人去,還有許多弟子常隨著我。必須有一個大環境,建立一座精舍,有了居住的地方,我隨時都可以去講經。」為了讓舍衛國百姓有機會親近佛陀,聽聞佛法,長者答應了要建一座精舍供養佛陀及佛弟子們。佛陀更指派舍利弗跟他回去找尋合適的地方。
長者高興地返回舍衛國,到處尋找清淨而優美,適合建精舍的地方,結果在舍衛城南方五、六里外,找到了一個理想的地方──祇陀太子的花園。他立刻去拜訪太子,想向太子購買這個地方。
「我想請佛陀到我們舍衛國來說法,需要一個清淨的地方建築精舍,你的花園最適合,請你成全我的願望,把花園賣給我。」
太子有的是財產,根本不需要錢,那有賣私人花園的道理,硬是不肯賣。可是長者非常有誠意,一再地要求,太子為了打消他的念頭,半開玩笑地說:「既然你認為佛陀那麼偉大,非要用這個花園來供養他不可,好吧!假使你用黃金舖滿花園,我就賣。」
「好,一言為定,你可不能反悔喔!」長者一聽,高興極了,只要有價錢就好辦,立刻回家,打開寶庫,把家中的黃金搬到花園,真正用黃金把花園的地舖滿了。
祇陀太子聽到了這個消息,深深地受到感動,心想:世界上那有這麼慷慨的人,他所要供養的佛陀一定是非常了不起的。於是親自跑到花園去,並對長者說:「好吧!既然有這麼好的功德,咱們兩人一人出一半,一起來供養佛陀吧!」
「不行,我自己發心的,你已經提出了賣價,我也照你的要求做到了。你可不能反悔!」長者一聽,以為太子反悔不肯賣,急忙回答說。
「我不是不賣,只是想到花園裏有樹的地方,你還沒舖上黃金,難道說讓你把樹砍掉,舖上黃金後再重新栽種嗎?倒不如我們合作,你買我的地,我用我的樹供養佛陀,豈不是兩全其美。」長者聽了,覺得蠻有道理,就欣然答應了。即按照舍利弗的規劃,著手建築了莊嚴的精舍,恭請佛陀到這裏來為百姓說法,並命名為「祗樹給孤獨園」。
從這段記載,我們知道,處成就是如此殊勝。有此因緣,才有後來佛陀在這裏講了許許多多的佛經。(根據統計,佛陀在這裏一共講了二十五年的佛經。)《佛說阿彌陀經》就是其中之一。
與大比丘僧,千二百五十人俱。
與一些有修證、德高望重的大比丘僧,一共有一千二百五十多人在一起。
從「與大比丘僧」起,一直到「諸天大眾俱」,這一段是說明一般聽《佛說阿彌陀經》的聽眾,也就是六成就中的「眾成就」。「與」是跟的意思。「大比丘僧」,大,揀別不是一般普通的出家人,而是一些有了修證,為人天敬仰,德高望重的出家人,所以叫做大。「比丘」,簡單說,就是受了二百五十戒的出家人。「比丘」是梵文譯音。翻譯佛經有五種不翻的規矩,其中之一是「多含不翻」,含義太多了,翻譯出來的名稱不能概括整個意思,所以保持原來的名詞,比丘就是這樣。比丘翻譯成中文,包括了乞士、怖魔和破惡三種含義:
1、乞士:乞是乞求、乞化的意思。乞士就是乞化之士。我們知道,一般向人討錢要飯的叫做乞丐,出家人稱乞士,跟一般叫化子不一樣。釋迦牟尼佛在世間時,規定所有的出家人要行乞(沿門托缽)。這種行乞的制度實在有五種利益:(1)可以消除我們的驕慢心:因為我們希求人家的布施,求助於人,就得降服驕慢心;(2)讓施主多種福田:一般施主喜歡種福田,供養出家人,是種福的好機會;(3)不必受生活所累:生活需要隨時向人乞化,每天不必為衣食住行而忙碌不已,不會為生活所累;(4)不生積蓄貪求之心:如果為了生活,都希望有點積蓄,這樣會產生貪求的心理,如果每天隨需要去乞化,就沒有積蓄的必要,也就不會有貪求的欲望;(5)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無所牽掛,一心修行,辦道用功。因此,佛陀提倡比丘常行乞食制度。
乞士又含有外乞與內乞兩種意義:外乞,向十方施主乞食,以資養色身;內乞,向如來乞求佛法,以資養慧命。
2、怖魔:怖是恐怖、畏懼,魔是一種魔鬼,也就是壞人。比丘發心出家,內心正直守戒,一切行為都是循規蹈矩,壞人對他無可奈何,遇見正人君子,邪魔外道都會生起一種恐懼心,俗語說:「一正改百邪」,所有比丘行為都是正正當當的,行得正,做得正,一切邪道對他敬畏,也都受到他的影響,變更不良的行為。
3、破惡:受比丘戒要遵守二百五十戒,再也不會去做壞事,一切惡事都破除了,所以叫做破惡。
能夠具備乞士、怖魔、破惡這三個條件,才能叫做比丘。不過,佛教傳入中國以後,因為氣候、環境、風俗、習慣、人情各方面等等的關係,並沒有實行乞食制度,而是實行叢林制度,所有的出家人都住在寺廟裏,沒有出去托缽。如果你們到泰國觀光旅遊,上午時刻,就會看到滿街都是披著黃袈裟的出家人,沿門托缽。總說一句,以中國的傳統佛教,只要能做到怖魔、破惡這兩方面,就已經是標準的出家人了。
「僧」:也是印度話,全名是「僧伽」,譯為中文是「和合眾」。什麼是和合眾?有「理和」與「事和」兩種意義。所謂「理和」,就是做-個出家人,大家住在一起,共同為求證無漏的真理精進,以期免除生死輪迴的痛苦。
「事和」是指在事項方面所表達出來的和諧,要做到:(1)身和同住:出家人在身體方面所表現的,大家和和氣氣住在一起;(2)語和無諍:有幾千幾百個出家人,同住在一個叢林裏,大家一團和氣,沒有爭執;(3)意和同悅:出家人意見相同,在心理方面,大家從內心中感到很歡欣快樂;(4)見和同解:一個團體,怕的是大家的意見不一致,出家人住在一起,意見一致,彼此的見解沒有分別;(5)戒和同修:住在一起,共同持守戒律,大家都以戒為師,團體一定很和諧,很團結的;(6)利和同均:出家人住在廟裏,實行的經濟制度是:有飯大家吃,有錢大家用,利益是非常平均的。比如施主到廟裏來供養出家人,一向是提問共有多少僧眾,所謂見相結緣,十個出家人就分十份,五個出家人就分五份,利益是均衡的。所謂僧團就必須具備這樣多的條件。所以說,做一個出家人,並不是那麼簡單,在道理方面,大家要共同修持,為證無漏的真理而努力,生活起居方面,也要彼此照顧,具足這「六和敬」的條件。
其實這「六和敬」是每個團體,都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條件。如果每個家庭,都能參考這道理,我想,所有的家庭也一定能和和洽洽,平安無事。
「千二百五十人俱」:說明佛在講《佛說阿彌陀經》時,有多少聽眾。有多少呢?共有一千二百五十個人。這些人是誰呢?我們可以把他們分為:第一群是迦葉三兄弟,師徒一千人:優樓頻螺迦葉師徒共五百人;伽耶迦葉同門徒二百五十人;以及那提迦葉師徒二百五十人。優樓頻螺迦葉譯成中文為「木瓜林」,當時他是帶著徒眾,在一個很大的木瓜林修行,所以用地名為名。伽耶即是「象頭山」,師徒在象頭山上修行,所以也就用山名為名。那提譯為「河」,他是帶著徒眾在河邊修道,就以河名為名。有關他們的故事,佛經上提到:佛陀知道度優樓頻螺迦葉的機緣成熟,先以神通變化去感化他,接二連三的再去度化他的兄弟。再來,就是《佛說阿彌陀經》所講的舍利弗和目犍連。他們倆是很要好的朋友,也是受到佛陀的感化,帶領各自的徒眾二百人,一起跟佛陀出家。另外有耶舍長者子跟他的同學五十人,也一起跟隨佛陀出家。我們知道,佛陀初成道後,立刻到鹿野苑去度五比丘,真正算起來,常隨佛陀的弟子,一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為了方便,說一個整數,所以都說千二百五十人。
大家都知道,佛的弟子很多,是不可算計的,為什麼許多佛經的開首,都只舉出這一個數目呢?應該有兩個意思:(1)他們是最先歸投佛陀的;(2)是佛的常隨眾。這些弟子本來都是學外道的,得到佛陀的教化後,相繼斷了煩惱,證得了阿羅漢果。因為感念佛恩深厚,所以發願盡此一身,常隨在佛陀身邊。也就是說,佛陀每次講經說法,這一班人都跟在一塊,永遠追隨在佛陀的左右。
「俱」:是同住在一起。
皆是大阿羅漢,眾所知識。
都是德高望重,有聲望、有地位,大家都認識的大阿羅漢。
「皆是大阿羅漢」:我們免不了想問,這一千二百五十多位經常跟隨在佛陀身邊的弟子,他們的修養,他們的程度,他們的地位,究竟是怎樣呢?阿羅漢,就已經說明這一千二百五十人,並非普通的出家人。這裏的大,表示不是小。《金剛經》講到小乘的聖人,有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的階次。初、二、三果、都不能稱為大,換句話說,這些弟子,都是證得四果阿羅漢的大聖人。阿羅漢可分「定性阿羅漢」和「迴心阿羅漢」兩種。「定性阿羅漢」──小乘聖人證得了羅漢果位以後,在寂滅的定中感覺到非常快樂,於是安於定樂,不想進步;「迴心阿羅漢」──證得了羅漢果以後,更發菩提心,迴小向大,要做菩薩,不但為自己的利益,還要救度一切眾生,這就是大阿羅漢。這一千二百五十位佛陀的常隨眾,都有迴小向大的決心,不以做羅漢而感到滿足,將來還要做菩薩、成佛呢!所以稱為大。
阿羅漢也是梵語,譯成中文有「應供」、「殺賊」和「無生」三個意思。現在我來說明一下:
1、應供:應受人天的供養。羅漢在當比丘時,專行「乞食」的生活,勤修梵行,不起貪瞋癡,不造殺盜淫,超出三界,堪受人天尊敬供養,所以稱為「應供」。
2、殺賊:賊,盜賊的意思。世間的盜賊,專搶人家財物。這裏所謂的賊,是指煩惱賊。煩惱賊會劫掠功德法財。比丘嚴持佛戒,證得了阿羅漢果以後,貪、瞋、癡等所有的煩惱都消滅了,好像將盜賊殺死,不再受它擾亂,故稱為「殺賊」,也就是殺煩惱賊。
3、無生:不再受生死了。比丘奉行佛戒,淨修梵行,已斷去了生死的根苗,證得了阿羅漢果,梵行已立,不受後有,不再來六道輪迴,故稱為「無生」。
比丘是羅漢的因,羅漢是比丘的果:在比丘是「乞士」、在羅漢是「應供」;在比丘是「怖魔」、在羅漢是「無生」;在比丘是「破惡」、在羅漢是「殺賊」。
「眾所知識」:這一千二百五十人,他們都是大阿羅漢,人天大眾,沒有一個不知道,沒有一個不認識的。「知識」,知,知道,聽到他的名,慕名是知。識,認識,比較深一層的了解。要認識一個人可不容易,單知、聽說還不夠,要真正了解他的為人,了解他的一切,才叫做識。有時候我們聽到那個人的名聲很好,對那個人很敬仰,可是見了面,相處交談以後,會發現這個人不過如此,正所謂是見面不如聞名,所以這個「知」和「識」的分別就在這裏。這裏所講的「眾所知識」,指這些比丘,不單是名聲好,他們的道德學問也很高,才可稱為「知識」。
長老舍利弗,摩訶目犍連、摩訶迦葉、摩訶迦旃延、摩訶俱絺羅、離婆多、周利槃陀伽、難陀、阿難陀、羅侯羅、憍梵波提、賓頭盧頗羅墮、迦留陀夷、摩訶劫賓那、薄拘羅、阿冕樓馱。
這些大阿羅漢包括長老舍利弗,摩訶目犍連、摩訶迦葉、摩訶迦旃延、摩訶俱絺羅、離婆多、周利槃陀伽、難陀、阿難陀、羅侯羅、憍梵波提、賓頭盧頗羅墮、迦留陀夷、摩訶劫賓那、薄拘羅、阿冕樓馱等十六位尊者。
我們要問,這許多大阿羅漢,都是大家所熟悉,所知道的,那麼他們究竟是那些人呢?《佛說阿彌陀經》由長老舍利弗以下,舉出了十六位尊者做為代表。現在一一介紹如下:
長老舍利弗──這是佛常隨眾的第一位尊者。
「長老」,「德長臘高」的意思。(出家一年、叫一臘。有時也叫一夏。)年紀大、修行久、道德高超,學問、修持都是一等地位。平時你們看到出家人,稱呼某某法師,請問他的僧臘是多少(出家多久)?戒臘是多少(受戒多久)?
長老又分四種:出家已經很久的稱「法臘長老」(以出家時間來講);學問非常淵博的稱「學德長老」(從學問上來講);很有道德的稱「法性長老」(從道德上講);年紀大的稱「生年長老」(以年齡來講)。
可見本經所提出的,長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尊者,都被稱為「長老」。並不單指他們的年齡,如舍利弗、羅侯羅,他們都還很年輕,而是以道德行持方面來說的。大家曾經到大陸去朝山,許多大叢林,大雄寶殿兩旁,供奉了十八位羅漢,一般都稱為尊者。為什麼稱為尊者呢?因為他們的人格尊貴,修持不比尋常,為表示對他們的尊敬,所以在佛教中稱為尊者。
諸位長老中,以「舍利弗」為首。他是南天竺(印度)婆羅門族,父名提舍,母名舍利。我們講譯者的時候,曾經提到當時印度有採用父母的名字,為孩子取名的習慣。舍利弗就是用母親的名字來取名。「舍利」是印度文,是一種鳥的名,譯為中文叫鶖鷺。這種鳥生長在印度、南洋群島一帶。依據佛經上的記載,鶖鷺的頸和腳都很長,眼睛紅紅的,非常漂亮。舍利弗的母親,眼睛長得特別美麗,所以叫舍利。「弗」也是印度文,是「子」的意思。舍利弗即是舍利的兒子。翻譯佛經,有時把名詞全翻,有時只翻一半,叫做「華梵並舉」,心經就是這樣,所以把舍利弗譯為「舍利子」。舍利弗有時也譯為「身子」,因為他母親長得非常莊嚴,容貌端正,所以叫做「身子」。
舍利弗,天生有過人的智慧,以現代的名詞來說,可說是天才兒童。當他媽媽懷孕時,就顯得特別聰明。何以見得?他母親一向喜歡跟她哥哥(舍利弗的舅舅──俱絺羅尊者)辯論,通常都辯不過哥哥。直到懷了舍利弗以後,每次辯論,她都能侃侃而談,把哥哥辯得啞口無言。所以說,舍利弗還沒有出生以前,就能以他的智慧來幫助媽媽了。根據佛教史記載,舍利弗八歲時,就已經把全印度的經典學完了,曾經跟十六國的學者辯論,沒有一個人能辯得過他。他跟隨佛陀出家七天後,就精通佛法。所以在佛十大弟子中,被尊為「智慧第一」。
舍利弗沒出家前,跟目犍連同拜婆羅門學者──冊闍耶為師父,是最要好的同學,經常在一起互相研究學問,共同修道,直到師父逝世後,還繼續留在山林中自己用功修持。兩人更彼此約定,任何一個要是遇到一位了不起的學者,可以當他們師父的,一定要互相通知。
有一天,舍利弗下山,在路上遇到一位出家人,行動舉止非常端嚴,態度非常慈祥。舍利弗見了,自然而然生起了一份仰慕之情。他立刻上前請問:「請問您的大名?看您的樣子,好像是傳教士。您有這樣了不起的表現,這樣偉大的風度,我想,您的老師一定更了不起,請問您究竟是誰的學生呢?」這位出家人就是阿說示──五比丘之一的馬勝比丘。
「我的老師是釋迦牟尼佛。」
「您的老師,我早已聞名,只是沒有機會相見,他所教的道理,您能告訴我嗎?」
「佛陀所講的道理實在太多太多了,我一時也講不了。我簡單的說一首偈,你就可以知道,老師所講最基本的道理是什麼了!『諸法從緣生,諸法從緣滅,吾佛大沙門,常作如是說』。」意思是說佛陀所講的道理,非常多,但是最重要的中心思想是:世間上所有的一切,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,既然是因緣和合而生的,有一天,因緣散了,一切自然都會消滅了,你問我師父講什麼,師父最常講的道理就是這個了。
舍利弗聽後,豁然覺悟,歡喜讚歎,覺得佛陀非常了不起,趕快辭別馬勝比丘,回去通知目犍連,各自帶著弟子二百人,一同去拜佛陀為師,一起跟佛陀出家。
阿含經中說:「我佛法中,智慧無窮,決了諸疑者,舍利弗第一。」佛法真理,具足無窮無盡的智慧,能夠了解這些真理,不會對佛法產生懷疑的,舍利弗可以算是智慧第一。現在《佛說阿彌陀經》,所說淨土難信的妙法,不是具有大智慧的人,不能深信無疑。舍利弗是智慧第一,所以推為首席代表。
舍利弗,不以小乘學者,自證聖果,斷煩惱,了生死為滿足,還要發菩提心,救度眾生,希求成佛,決心迴小向大。行菩薩道就要行六波羅密,六波羅密以布施為首,舍利弗因此發願要布施。不僅要布施身外財物,必要時,甚至連身體毫髮,只要是人家需要的部份,隨時都可以慷慨地布施給人家。這個大願心一發,天人認為了不得,存心要試探一下,就變成一個年輕人,蹲在舍利弗經過的路邊大哭。當舍利弗路過看見了,覺得非常奇怪,就上前去問他:「年輕的朋友呀!你為什麼哭得這樣傷心呢?」
「你不要管,我的事太艱難了,縱然告訴你,你也沒有辦法幫我的忙。」年輕人不經意地說。
「那可不一定。我是一個行菩薩道的人,只要你需要,只要是我能力辦得到的,我一定幫助你。你告訴我好了。」舍利弗很誠懇的說。
「好吧!既然你這麼說,我就告訴你好了。」年輕人擦擦眼淚,低聲說道:「我媽媽得了一種絕症,醫生說需要用一位行菩薩道的眼睛作藥引子,母親的病才有希望。你想想,一般人的眼睛都不容易求得,何況是行菩薩道、發大心的,你叫我到那裏去找呢?」
「我就是行菩薩道的人,正適合你的需要。我可以把一隻眼睛布施給你,請你把我的眼睛拿去吧!」舍利弗想到能救助他人,高興極了,很慷慨地說。
「動不得,你假使要布施的話,就自己把眼睛挖下來給我,不然,我把你的眼睛挖下來,這是犯法的,豈不是要坐牢。」
舍利弗聽了,覺得有道理,就忍痛用左手把自己的左眼挖下來給年輕人。
「糟了,我需要的是右眼,你這個人為什麼這麼急性!也沒有問清楚,就把左眼挖下來呢!」年輕人看了,不但不感激,還責怪他沒有問清楚。
舍利弗一想,既然發心要幫助人,就幫到底吧!又忍痛把自己的右眼挖下來給年輕人,讓他好快點拿去救媽媽。那知年輕人拿了眼睛以後,就用鼻子聞了一下,說道:「不對啊!你說你是修行人,真是冤枉,修行人的眼睛一定是清淨,是很芳香的,你的眼睛那麼臭,怎麼可以給我母親作藥引子呢?」說著,一面又把那眼睛摔在地上,並用腳出力地踩。舍利弗眼睛雖然看不到,耳朵可沒有聾,還是聽得很清楚。年輕人的舉動,實在太傷他的心了,不禁歎了一口氣。心想:眾生實在難度,發菩提心真不容易,我還是做個小乘的自了漢算了。
這時,天人變的年輕人才現出本來的面目,對舍利弗說:「舍利弗尊者,您太偉大了,您應該繼續發菩提心,難行能行,將來一定會成佛的。」舍利弗從此以後就發菩提心。這是佛經上記載,有關舍利弗六十小劫以前,因地行菩薩道的故事。
摩訶目犍連──這是佛常隨眾的第二位尊者。
「摩訶」這兩個字是印度話,譯成中文是大小的「大」。目犍是「菽氏」,「連」是「釆」,合起來稱為「釆菽氏」;這是他的姓。為什麼用這個姓呢?他的祖先曾經在深山上修道,不食人間煙火之食,專門採一些菽類(綠豆)的植物來充飢,因此以「釆菽氏」為姓。他名叫「拘律陀」,也是印度話,譯成中文叫「無節樹」:是一種沒有節的樹名。為什麼會用一種樹來取名呢?據說當時他父母向樹神禱告,要求神樹賜給他們一個兒子,不久就生下了目犍連,總算滿了他們的心願。為了感恩、為了紀念,就用這棵樹(拘律陀),作為兒子的名字。出家眾當中,佛陀有許多位姓「目犍連」的弟子,為了揀別不是其他的目犍連,同時他的學問和道德都比別人高超,所以就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「摩訶」,叫做摩訶目犍連(大目犍連),譯成中文就是「大釆菽氏」,平常簡稱「目犍連尊者」。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,他是「神通第一」。什麼叫神通?神通的解釋是神妙莫測,通達無礙。意思就是說他的行動,一切的所作所為,都是變化無窮,令人莫測高深。
以佛教的看法,神通可分為六種:
(1)如意通──按照每人的心意,想到什麼地方,就立刻到達那個地方。比喻說我現在有一個想到馬尼拉,或是想到美國去的念頭,隨時都可以到達那裏,所以也叫做「神足通」。
(2)天眼通──以一般的現象來講,如果手上隔著一張紙或是東西被手遮著,都看不過去,如果是近視,就算是沒有隔著東西,稍微遠一點,也是視濛濛,看不清楚的,何況是隔著一堵牆,更是不用說了。如果證得了天眼通,無論是隔著什麼東西,也不管距離有多遠,都能夠看得清清楚楚,亳無障礙。
(3)天耳通──凡人的聽覺是有限的,最多只不過是幾尺遠吧!如果具足了天耳通,那可不一樣了,不管是多遙遠的地方,都可以聽得到。
(4)他心通──俗語說,知人知面不知心,別人內心的思想,是最不容易捉摸的,可是有了他心通,我們隨時就可以知道別人心中的念頭。
(5)宿命通──我的前生是怎樣?將來又如何?有時看到某一些人發生一段特別不可理解的事情,我們總免不了會想,前世到底是什麼因緣,今生才有這種情況發生。對前生業力引來今生如何的命運,這是大家最想知道的。具足了宿命通,就能知道過去和未來,不但是前世的點點滴滴非常清楚,更可以預知將來死後,會到那兒去,會受到什麼樣的果報。
(6)漏盡通──漏就是煩惱,得了漏盡通的人,各種煩惱都已經斷盡,可以脫離生死,免受輪迴的痛苦。
以上六種神通,前面五種,天仙鬼神都可以有這樣的本事,只有證到聖果阿羅漢,或是佛、菩薩,才可能證得第六種漏盡通。
有時候,我們會遇到一些自稱有大神通的人,說他們可以看到什麼,還說可以知道人家的起心動念,大家就對他敬畏不已,當成是天神下降!其實,這不算什麼,有的是現生修證得來,有的是宿慧,也就是過去世已經具備了。目犍連尊者就是證得了這些神通,所以在佛的大弟子中,被稱為「神通第一」。
目犍連尊者為什麼會有這些神通呢?佛經上記載著一段這樣的歷史:目犍連尊者過去生中,曾經是一位捕魚人,專幹殺生害命的營業,有一天忽然覺悟了,心中想:我每天捕殺這些魚蝦,殺生害命的罪過太重了。因此懺悔,決定改行,不再做捕魚的工作。改行以後,正好是機緣成熟的時刻,偶然遇見一位羅漢。這位羅漢為了要度化他,故意在他的面前顯現神通。一下子飛到天上,一下子又扒在地下,有時站在他前面,有時躲在他的後面。漁夫看到這種情形,非常欽佩。暗暗想道:喔!這個出家人的功夫太好了!假使我也能有神通,該多好哦!就發心向羅漢學習,專心苦修,最後,終於如願了,自己也得到了神通,而且在佛弟子中是神通第一。
以下我再舉幾個小小的故事,來證明目犍連尊者的神通,是如何廣大。首先要講的是他曾經降伏毒龍。我們都知道,釋迦牟尼佛曾經到忉利天,去為他的媽媽講地藏菩薩的本願功德(《地藏經》),當佛陀要到忉利天去時,目犍連尊者也跟隨著他去。按照佛經上記載,佛陀要上昇忉利天時,必須經過須彌山。須彌山的山腳下,當時住了一條很大的毒龍,因為嫉妒佛陀而發出強烈的瞋恨心,隨時找機會想傷害佛陀。當佛陀經過牠住的地方時,從嘴裏噴射出毒沙,想要陷害佛陀。目犍連尊者就以他的神通,立即把許多毒沙變化成一朵朵的鮮花,在空中飛舞。毒龍感到非常驚訝,法術比不上目犍連尊者,輸了。第一招傷不了佛陀,毒龍仍不甘心,接著再施出第二個毒計:把身體變得特別粗大,而且出奇的長。有多長呢?照佛經上說,牠的身體居然把須彌山繞了三匝,目的是要阻礙佛陀到忉利天去。誰知道目連尊者的神通法術,比毒龍還要大,他也將身體變大,變長,而且比毒龍長一倍,竟然把須彌山繞了六匝。這樣一來,毒龍鬥不過他,又輸了!這時目連尊者就說:「好,現在看我的吧!」他立刻反守為攻,採取攻勢,一下子變成一隻很小的蟲,鑽入毒龍的身體中去,從眼睛鑽進去,從鼻孔裏跑出來;從鼻孔裏跑出來,又鑽進耳朵裏去,更從嘴中跑出來,……就這樣的鑽來鑽去,弄得毒龍又癢又痛,苦不堪言,只得求饒,認輸而投降。毒龍因此被降伏了。
目連尊者出家時,他的父母都已經去世了。證得羅漢果以後,為了要報答父母養育之恩,想救度他們,就運用證得的道眼,觀察父母死後的去處,看到他媽媽墮在餓鬼道中。佛經上記載,墮落在餓鬼道是非常痛苦的:肚子脹得像鼓一般大,喉嚨像針孔一般細,吃不下東西,可是肚子很餓,甚至東西拿到嘴邊,都會變成火炭、濃血,也沒有辦法吃下肚去。目連尊者看到這種情形,傷心悲泣,雖然有心要救媽媽,但是一個人的力量太簿弱了,無從救度,他就去求佛陀慈悲濟度。佛陀為他說:《盂蘭盆經》,告訴目連尊者利用眾僧結夏安居,完滿結束的佛歡喜日(七月十五日),供養聖僧,依靠他們修持的功德力,超度母親脫離餓鬼道的痛苦,才能生往善趣。每年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法會,就是因為「目連救母」的孝心而流傳下來。這故事也說明了目連尊者的神通法力。
又有一次,有些外道要把一座山移動,他跟外道鬥法,就在山頭上打坐,山就移不動了。我們念過佛教史,知道有一個琉璃王要消滅釋迦族,目連尊者以他的神通,把所有釋迦族中,佛陀的親戚故舊,完全裝攝在他吃飯用的缽裏,然後送到天上去,可是到了天上,把缽打開,準備放他們出來,所有的釋迦族人都已經化為血水,雖然他的原意是要救釋迦族,但是他們的業力太重,還是逃不了這劫數,可見神通是敵不過業力的。
摩訶迦葉──這是佛常隨眾的第三位尊者。
他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。前面講過,摩訶是「大」的意思。「迦葉」是他的姓,譯為中文是「飲光」。他的名叫「畢缽羅」,譯為中文就是「菩提樹」。跟目連尊者一樣,也是他的父母為了求得一個兒子,向菩提樹神禱告。後來生下了迦葉尊者,為了紀念他出世的來歷,就替他取名「畢缽羅」。為什麼叫做「摩訶迦葉」呢?佛弟子中,一共有六位是姓「迦葉」的,稱呼他為大迦葉,以揀別不是其他五位。
這位尊者為什麼姓「飲光」呢?據說,過去生中,他曾經做過冶金的技術師。當時,有一位貧苦的女孩子,時常到佛塔中禮佛,看見佛像金身掉了一塊金片,感覺有失莊嚴,就發願說:可惜我太窮了,沒有能力,要是我有錢,就算是只能得到一塊金塊,我一定要為佛像的金身,重新裝飾一下。俗語說:「人有善願,天必從之」,有一天,在她行乞的途中,竟然拾到了一個金錢。這種天掉下來的褔報,令她興奮極了,急忙到處打聽,那裏有高明的冶金師,可以為佛像裝金呢?
「聽說你是冶金師,拜託你把這塊金錢鎚得薄薄的,我想用它來重新修補佛像。」她找到的冶金師,正是前世的迦葉。當冶金師知道了她的用意後,非常感動,就說:「好,沒問題!這樣吧,我不收妳任何工錢,就由妳出金錢,我出工夫,咱們合作,一起來莊嚴佛像吧!」就這樣,他分文不取地,把金錢弄得薄薄的,與女孩共同發心裝飾佛像。由於共同種植下這種功德的關係,他們倆九十一劫以來,都成為夫婦,同心學佛,一起修道。迦葉尊者更是世世感受全身發出光吞日月的紫金色光彩,所以名叫「飲光」。
迦葉尊者在佛的眾弟子中,他是「頭陀第一」。「頭陀」譯為中文就是「抖擻」或「苦行」,是隨時隨地都振作精神,不怨不悔專修苦行的意思。有關頭陀苦行,佛教從衣、食、住三方面,分十二種修行的方法。我們先從衣方面來講,在穿著上首先要:(1)著糞掃衣:專門到垃圾堆中,找破布回來,洗乾淨後縫成衣服穿;(2)除了五衣、七衣和大衣(三衣)這三件以外,不能再有其他的,也不能多穿。從飲食方面講:(1)要常行乞食:每天都要到外面去討飯吃;(2)次第行食:不能專向有錢人或專向貧苦人家乞食,要按照次序去乞化;(3)日中一食:真正守頭陀苦行的,只是中午吃一餐,過了午就不能再吃了;(4)節制量:食量要節制,能吃多少就吃多少,不可以看到美味的就多吃,味道差的就少吃,這樣可以減少貪心的煩惱;(5)過中不飲漿:過了中午不僅不能吃飯,就連粥漿、牛乳等流質之類的東西,都不可飲食。在住方面要做到:(1)住寂靜處:所謂住阿蘭若。寂靜的環境,使人心情寧靜,容易用功辦道。所以修頭陀苦行的,必須離開熱鬧的城市,住到山洞、水邊等,環境比較清靜的地方。(2)樹下坐:頭陀行者一向是不住房子,只是坐到空氣涼爽,而且可以遮風蔽雨的大樹下修行。(3)露地坐:坐在沒有遮蓋的嚝野露地上,晚上可以抬頭看看月亮、看看星星,跟自然接觸,自然會產生一種清涼自在的感覺,藉此可以獲得光明的啟示。釋迦教主就是睹明星而成正覺的。(4)塚間坐:常常到義山、墳墓旁邊靜坐修行。每天面對白骨,能體會無常的真理,深切感覺到人生幾十年,在呼吸間很快就過去了,因此不能荒廢時間,要趕快用功修行。(5)但坐不臥:修苦行的人,晚上是一直坐著,不躺下來睡的,就是平常所講的「不倒單」。為什麼要這樣呢?因為感到人生在世,短短幾十年,晝夜六時,時時都得精進用功,不能荒廢。所以不管是初夜、中夜、後夜都不肯休息,要經常坐著用功。出家人有很多是修這種不倒單的工夫。大迦葉之所以被尊稱為「頭陀第一」,連釋迦牟尼佛都對他非常尊重,就是因為他不管是衣、食、住各方面,都離不開這十二種道行,隨時注意,從未間斷,精進不已的修持著。
釋迦牟尼佛是怎樣尊重迦葉尊者的呢?有一次,迦葉尊者去拜望佛陀,釋迦佛特別讓半座給他坐。試想想,釋迦牟尼佛已經是佛的身份了,自己的弟子來了,特地讓半座給弟子坐,佛陀對迦葉尊者尊重的程度,是可想而知。同時還勸他:「你的年紀已經這麼大了,不要太辛苦,不必這麼認真了!」雖然佛陀是這樣慈悲地勸勉他,可是他並沒有聽佛的勸導,仍舊辛勤不輟地修持苦行。他常說:「我既然發心修頭陀行,就不能因年紀大而不遵守。」因此,佛陀讚歎他說:「有頭陀行在,我法久住!」意思是說:假使我的弟子能夠經常修持這種頭陀行,佛法就能夠長久住在世間了。從這點可以看出,釋迦佛是如何重視頭陀行,又是如何器重迦葉尊者。迦葉尊者所以能成為「頭陀行第一」,就是有這樣的苦功。
我們經常聽過,佛教「拈花微笑」的典故。這個典故,就是說明迦葉尊者,當初在靈山會上,怎樣體會釋迦佛的聖意,而流傳下來的。有一次,釋迦佛在靈山會上對人天大眾宣講佛法的時候。佛陀一上座,沒有開腔,只是拿了一朵梵王獻給他的金缽羅華(紫色的金蓮花),默默地示給大家看,當時在座有百萬聽眾,看到佛陀沒有出聲,只拿著花對著大眾,大家都是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奇怪釋尊今天在打什麼啞謎,只有迦葉尊者會意了,向著佛陀微微地笑。釋迦牟尼佛說:「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實相無相,付囑摩訶迦葉!」大家都不了解佛陀是在傳心印。釋迦佛指明有一個不生不滅,無形無狀的真心。當時他把這佛心印付囑傳給大迦葉,大迦葉受了這心印以後,就可以把佛法永遠的流傳下去。佛陀把心印傳下來後,大迦葉成為西天(印度)禪宗的初祖。而後傳給阿難(二祖),這樣一代一代的傳到二十八祖──達摩祖師。達摩祖師一葦渡江,把禪宗傳到中國來,成為東土(中國)禪宗初祖,一直傳到六祖慧能禪師。
從「拈花微笑」的典故,可以知道迦葉尊者是釋迦佛一位很重要的弟子。其次,迦葉尊者對佛教還有一件很大的貢獻。那就是領導眾弟子結集經藏。
佛法能夠常住世間,三藏經典是最根本的。釋迦世尊涅槃以後,他所講的佛法,就是由大迦葉召集五百位大阿羅漢,由阿難照文宣講,復述一遍,經過僧眾加以印證,結集而成三藏經典。佛經能流傳到現在,今天我們有佛經讀誦,有佛經可以研究,完全是迦葉尊者當年領導結集的功勞!
按照佛經的說法,迦葉尊者還沒有圓寂,還住在世間。這怎麼說呢?當釋迦佛涅槃時,特地把一件金襴袈裟咐囑給大迦葉,將來彌勒菩薩會繼釋迦佛到這娑婆世界來成佛,在龍華三會度眾生,大迦葉秉承佛陀的遺命,現在還在南天竺雞足山的深山中入定,保管著這件袈裟,等待彌勒佛下生到這世間來時,親自把袈裟交給他,並把衣缽傳下去,他的責任才算完成。從這件事,再次證明世尊是怎樣器重迦葉尊者,對正法的住世,尊者又是負了多大的責任!講《佛說阿彌陀經》,講到佛的大弟子,十六位尊者,我們了解到摩訶迦葉個人修持的工夫,為佛教的一片苦心,對佛教的貢獻,真是值得我們永遠的敬仰與學習!
《佛說阿彌陀經》假使不講,大家按照正文去念誦,是很容易了解的,十六位尊者,四大菩薩,就像大家的名字一般,也可以輕易地念過去。如果大家稍微追問一下,舍利弗是何許人?目犍連又是怎樣的一個人?摩訶迦葉的歷史又是怎樣?為了給大家對佛學有一點基礎,知道一些佛教的掌故,我們就當講故事,像話家常一樣的跟大家講,讓大家對本經增加一些興趣。
摩訶迦旃延──這是佛常隨眾的第四位尊者。
前面我們曾經講過,「摩訶」譯為「大」;「迦旃延」譯為中文是「文飾」。是婆羅門十種姓之一。這位尊者是以姓為名。在佛弟子當中,他是「議論第一」。迦旃延尊者,辯才無礙、善於辯論,可謂出口成章,講出來的話,具有文采,說得非常巧妙,使人聽了,覺得他所講的不但動聽,而且理由也十分充足,令人心悅誠服;所以世尊在經中曾經讚歎他:「說法人中,迦旃延為第一」。就是說明,若論宣講佛法,迦旃延列為第一名,是當之無愧的。
怎麼知道迦旃延尊者說法是辯才無礙呢?我們可以從一些實例來說明:
曾經有一位無神論者的外道,不相信善惡果報,他認為「人在生時,不管是行善,還是作惡,死了就如燈滅,什麼也不存在」的這一套理論,不承認人死了還有什麼後世。於是詰問迦旃延:「惡人如果死了會受苦,按理他應該回來;可是從來就沒有人回來過,可見後世受生的道理是不可靠的!」
「譬如人間犯了罪的壞人,被抓去了,已經判刑,關在監牢裏,甚至加上鈕械、枷鎖等種種的刑具,試問,他還能逃脫,回來告訴我們嗎?」尊者答道:「同樣的道理,作惡的人,死後墮到地獄去,失去自由,又怎麼能回來世間,告訴我們他受苦的情形呢!」
「你講得有道理。可是我再問你,做善事的好人,依照你的主張,死後能生天,在天界,他們行動自由,總可以回來看看,告訴我們一些在天上享樂的情形。可是也不見他們回來!可見是沒有後世的。」外道不服,又提問。
「譬如一個人不小心墮入糞坑,全身好骯髒、好臭,既然被人把他救起來,全身洗乾淨後,你想,他還會再回到臭穢的地方去嗎?當然不可能!」迦旃延不慌不忙地回答道:「要知道:我們生在這個五濁惡世,是受苦的地方,想脫離委實不容易,一旦能夠上生到天上,誰又肯再回到世間來呢!」外道聽後,真是啞口無言。
從這個故事就可以知道迦旃延很有智慧,他用了兩個譬喻,就把外道降服了,他精闢的議論,實在令人佩服!
有一次,迦旃延到外地去弘法,途中,經過一條河邊,看見一位老婦人,手持水瓶在河邊大哭。愈哭愈激動,竟然萌發投河自殺的念頭,迦旃延尊者看到這種情形,急忙上前把她拉住,很慈悲地對她說:「老婆婆,妳為什麼想不開呢?人身是難得的,有什麼困難,可以慢慢解決。請妳告訴我,說不定我可以幫妳的忙。」
「沒有人可以幫我的。」老婆婆堅決地回答說:「我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裏,為了生活,從小就被賣給一個大富豪作奴隸,每天從早到晚,不停地做苦工,三餐不得溫飽,做事稍有差錯,還得挨主人的打罵,這種苦罪真是生不如死。想想,還是死了一了百了,免得在這世間活受罪!」
「妳如果是為了這個原因而自殺,真是太不值得了。妳要明白,今生妳會受到這種種的痛苦,都是貧窮所致,如果妳把貧窮賣給了別人,脫離了貧窮,就不必再受這些痛苦了。」尊者開導她說。
「窮也可以賣嗎?」老婆婆眼睛瞪得大大的,懷疑地問。
「可以賣!」
「你別開玩笑吧!」老婆婆說:「貧窮怎麼能賣呢?要是能賣的話,那世間不就沒有窮人了嗎?再說、貧窮是這麼痛苦,又有誰肯買呢?」
「賣給我,我肯買!」迦旃延尊者肯定地回答道。
「奇怪,貧窮可以賣,你又肯買。」老婆婆還是不肯相信,想了一會兒,半信半疑地說:「可是,我不懂該怎樣賣?」
「布施。」尊者知道時機已經成熟,就開示說:「要布施。你應該知道,人生在世,貧富的遭遇各有因緣。前生沒有布施和修福,今生才會貧窮。妳如果能夠行施,就是廣種福田,能種福,貧窮痛苦都可以賣出去,也就可以獲得富貴的人生。佛陀常說:布施得大褔。布施的確是賣窮致富最好的方法。」
老婆婆聽後,高興極了,她現在才知道致富的道理,立刻就想要把貧窮賣出去,免受衣食不足的痛苦。但是想一想,又苦著臉問:「我已經一貧如洗,兩手空空的,連手上拿的水瓶也是主人的,我那有能力布施!你叫我用什麼布施呢?」
「你能的。布施不一定要用錢。我渴得很,妳現在就用這個乾淨的水瓶盛水,放到我的缽裏來,以淨水布施我,這就是無上的布施,一定可得到很大的褔報。」
老婆婆了解了布施真正的意義後,明白這是自己能力做得到的,就依教奉行,很虔誠地把水拿給尊者。她以淨水供養尊者的功德,後來,非但脫離了貧窮的苦報,還生到忉利天去享樂。
從這個布施的故事,我們可以知道,迦旃延尊者實在會講理,他能夠把一個想自殺的老婆婆救回來,實行不花錢的用水布施,結果還可以生天享福,這是種方便教化。所以在佛弟子中,被譽為「議論第一」,實在是名不虛傳。
迦旃延到處去弘法,有一次,住在波羅奈國的一個山林裏面,剛好那一個國家發生一件意外──波羅奈國的第一夫人逝世。國王與王妃平時非常恩愛,感情深厚,如今他最心愛的王妃突然死了,國王真是痛不欲生,傷心得不思飲食,不肯接受王妃已死的事實。現在科學發達,可以利用防腐劑使屍體不腐爛,當時是用麻油來防腐。國王命令大臣將王妃的屍體,浸在麻油裏,希望她的屍體不致腐壞,他要永遠陪伴著她。自己更是整天守著屍體,一直不停地哭泣著,一邊自言自語道:「王妃呀!妳這張嘴巴是最會講話的,現在,怎麼靜靜地,不再跟我說話呢?妳的雙手,是最活潑的,現在為什麼不再擁抱我呢?妳的眼睛是最靈活生動的,怎麼不睜開再看我一下呢?妳就這樣忍心拋下我,自己去了嗎!」為了國王的哀傷,整個國家的政治都停頓下來,全國都矇在悲哀的氣氛裏。大臣們看到這般慘狀,也感到非常辛酸,大家一再勸諫國王,可是國王因為傷心過度,一句話也聽不進去,一再地告訴大臣們,除非王妃起死回生,不然再也不管國家大事了。
大臣們為了國事,都非常著急,在束手無策的時候,有一位學問淵博的大臣,想到在他們國內弘法的迦旃延尊者,希望以尊者的口才與善辯的功夫,能制止國王的悲傷,而重新恢復處理國政的信心。於是向國王建議說:「大王,聽說有一位佛陀的大弟子,迦旃延尊者,正在我們國內弘法,他有很高深的學問,對世間的一切現象,是無所不知的。大王為什麼不去請教他,說不定他有辦法可以幫助你,使王妃起死回生。」
國王聽說有這樣一位尊者,可以幫他救活王妃,整個人都變得靈活起來。問道:「他真能救活王妃嗎?」
「大王去請教他,不就可以知道嗎!」大臣心中明白,那當然是不可能的。可是卻深信尊者一定有方法說服國王,就再次地遊說,要求國王去見迦旃延尊者。
於是,國王抱著無限的希望,準備了厚重的禮物,特地到山林中去禮請供養迦旃延,希望他能夠指示一種無上的法術,把他的夫人救活過來。
國王一到迦旃延尊者面前,就立刻跪在地上,哀求他說:「尊者呀!請你大發慈悲,把王妃救活過來,不然,我真是不想活了!」
迦旃延尊者一開始並沒有開腔,只是默默地看著國王,回頭看到自己座位旁邊有一棵樹,於是從身旁攀折了一根樹枝,對國王說:「大王!你將這樹枝帶回宮中,希望它永久保持青枝綠葉,永遠不枯萎,你可以做得到嗎?」
「根本不可能!這樹枝已經離開了根,要它再活過來,那是絕對不可能的!」國王非常肯定地回答。
迦旃延於是告訴國王:「這個道理你說得很對。同樣的,王妃的業報已盡,壽命終了,要她再活過來,那也是不可能的!人命無常,有生必有死,這是一定的法則,誰也改變不了的。」
國王聽了尊者的開示,心開意解,想通了,頓時領悟到人死不能復生的無常至理!
接著,迦旃延更進一步向國王開示:「大王呀!你是一國之尊,是應該屬於全國人民的,並不為王妃一人所獨佔,你應該把愛王妃的兒女私情,擴大開來,去愛護全國人民,要以慈悲心代替私愛,將悲哀化為力量,勤政愛民,這樣,國家才能富強,人民也才會感念你的恩德而永遠愛戴你!」
國王聽了迦旃延寶貴的開導,五體投地地感謝他,立刻收起悲傷的心情,把國家加以整頓,愛民如愛夫人,而成為一位賢明的君王。從這一個故事,可以說明迦旃延尊者能隨機應變,辯才無礙,議論第一,才能達到這樣圓滿的效果。
摩訶拘絺羅──這是第五位尊者。
「摩訶」仍譯為「大」;拘絺羅譯為「膝」,合譯為「大膝」,大概這位尊者的膝蓋很大,從形貌上的特徵而立名。在佛的大弟子中,是「答問第一」。
前面講到舍利弗時,我們稍微提過,拘絺羅尊者,他就是舍利弗的母舅。平常他與姊姊辯論,都是他勝;但自從他的姊姊懷了舍利弗以後,每次辯論,反而是他的姊姊贏了。他知道姊姊腹中,必定是懷了一個宿慧深厚的孩子。他想:現在弟弟輸給姊姊,當然是小事一件;將來外甥出生後,舅屈於甥,豈不令人見笑。於是發奮往南天竺去遊學,精進不息。博覽當時十八種經書,及詳細研究四吠陀經(智書),每天從早到晚不停地用功,忙得連指甲都沒空修剪,弄得指甲長得很長,大家都叫他長爪梵志。他遊學十六年,滿腹經書,學問廣博,一回來就想找他的外甥辯論。在這十六年當中,他對敗給外甥的事耿耿於懷,不能或忘,心中暗想:「這小傢伙還沒出生就超過我,如今我多學了十六年,學問之博,天下無雙,一定要跟他辯論一下,比比高低。」誰知道當時舍利弗已經跟隨佛陀出家。他知道後一肚子氣,並說:「瞿曇(釋迦佛的姓)是什麼人,竟敢收我的外甥做徒弟?難道他的智慧、辯才,比我的外甥還高嗎?我要直接去跟他談談,看他有多大能耐!」
於是,他懷著傲氣,一直走到世尊的面前。他一見到佛陀就大喊:「瞿曇!趕快把我的外甥還給我!」
「你來討回你的外甥?可以,隨時可以交給你。不過,你一向能言善辯,今天你如果辯勝了,就把外甥還給你!否則,那就對不起了!」佛陀對他微微一笑,並非常平靜地說道。
長爪梵志聽了以後,高興極了!他自己認為用了十六年的苦功,什麼都懂了,現在正是揚眉吐氣的時候。心想,能把外甥的老師比下去,不只洗清敗給外甥的恥辱,還可以由此揚名天下,真是何樂而不為,就非常高興地接受世尊的挑戰。並自告奮勇地說:「如果我辯輸了,願意把頭砍下來給你!」
「你不要說得太過了。」世尊溫和地對他說:「好了,你就提出主要的論題來吧!」
長爪梵志了解,這是人命交關,不是開玩笑的,仔細想了一下,就說:「我一切法不受!」意思是說,你說好我不接受,你說壞我也不接受,總而言之,就是不管說什麼,一概都不接受。
「你現在說的這句話,接受不接受?」世尊反問他。
梵志沉思了好一會兒,自知理屈,拔腿便逃。但走不了多遠,立刻想到:大丈夫一言既出,駟馬難追,輸就輸吧,怎麼可以逃走呢!立即回頭,高呼道:「瞿曇,我輸了!拿刀來,把我的頭斬去吧!」
「在佛法中,只有剃髮,沒有殺頭,你既然輸了,就剃頭吧!」佛說。
梵志感謝佛陀不殺之恩,就跟佛出家,用功修行,後來成了大阿羅漢。拘絺羅尊者,得到四無礙辯才,善於答復問難,所以稱為「答問第一」。
你們想想看,為什麼說他輸了呢?因為他說一切法都不接受,豈不是連自己的話都不能接受。在佛教因明學上,有所謂的「自己相違」與「世間相違」。當佛陀一問:「你現在說的這句話,接受不接受時」,拘絺羅尊者一想,才想到自己話中的矛盾,如果接受自己的話,就是自己打嘴巴!如果不接受,連自己都不能接受,別人又如何能接受呢!因此,只得承認自己輸了。
離婆多──這是第六位尊者。
離婆多、譯為中文是「室宿」(宿,音「秀」),是中國古天文學,二十八星宿之一,也就是北方七宿之中的「室宿」。他父母晚年無子,為了要求一個男孩,每天向室宿之星祈禱,結果生下了他這個孩子,所以就以「室宿」為名。另外還有一種說法,是「假和合」的意思。這個名稱的來源,另有一段因緣:
有一天夜裏,離婆多在荒郊野外行走,眼看前面沒有村莊,後面沒有人家,只得夜宿在曠野的一座空亭中。半夜時分,恍惚中,看到一個小鬼夯了一具死屍到他的面前來,接著又有一個大鬼追趕了過來,說:「這個死屍是我的。」一邊說一邊要把死屍爭奪過去。小鬼當然不肯讓,兩鬼因此不停地爭執。
「喂,你一直都在場,這死屍到底是誰的,你最清楚了,請你說句公道話,為我們作個見證。」最後,小鬼對離婆多尊者說。
「這死屍是小鬼拿過來的!大鬼,你不要以大欺小,不要再爭了!」離婆多聽了,感到左右為難。如果他據實說,是小鬼的,大鬼那麼兇,塊頭又那麼大,肯定會挨打;要是不憑良心講,說死屍是大鬼的,小鬼也必定不會放過他,他前思後想了好一會兒,兩邊都不是,結果還是硬著頭皮,據實說了。
大鬼一聽,大怒。隨時把他的左手拔去,往口中啖食,小鬼不忍心,即刻將死屍的左手補上去。大鬼不甘心,又把右手抓過去啖食,小鬼隨時又把右手補上,接著左腳、右腳都先後被大鬼拔過去吃,又被小鬼補上了,弄得滿地血肉橫飛。天亮後,離婆多越想越不對,生起了煩惱,暗暗思量:這個身體到底是不是我的?如果是我的,曾經親眼見到自己的手足已經被大鬼喫了,換上別人的;假如不是我的,小鬼所補上的為什麼完好如初?於是他逢人就問:「你們可曾見到我的手腳?」人家只是莫名其妙地看著他,誰也沒有給他一個答案。最後遇見一位比丘,這位出家人用一首偈回答說:「本是他遺體,暫假和合用」(你問你的手和腳,本來都是假相的,也是臨時和合在一起的。無所謂真,也無所謂假;無所謂你的,也無所謂我的)。他一聽,立刻覺悟到:人身為四大假和合的真理,從此立名為「離婆多」。
離婆多尊者,在佛的大弟子中,稱為「無倒亂第一」。無倒亂,就是對一切事理,認識得很清楚,既不顛倒,也不錯亂。在《增一阿含經》與《楞嚴經》中也說離婆多尊者是「禪定第一」,因為他參禪,內心安定,心定就時常保持清醒,不會倒亂。
周利槃陀伽──這是第七位尊者。
周利槃陀伽,譯為中文叫做「繼道」。周利是他哥哥的名字,譯為中文是「大路邊」,槃陀伽才是他的名,譯為中文是「繼道」或「小路邊」。當時印度的風俗,婦女將臨盆時,一定要回娘家去生產。說來也是巧合,周利槃陀伽兩兄弟,都是他們的母親,在回娘家的途中生下來的,所以哥哥叫「大路邊」,弟弟叫「繼道」。哥哥周利,為人很聰明,首先跟隨佛陀出家。槃陀伽受了影響,也隨哥哥跟佛出家。周利槃陀伽,生來比較遲鈍,他出家以後,哥哥怕他對深奧的佛理學不會,只教他背誦「守口攝意身莫犯,如是行者得度世。」這半首偈。偈的意思是說:修學佛法,最重要的是必須身、口、意三業清淨。要求三業清淨,首先要守口,言多必失,平常講話要謹慎,不需要講的話不要隨便講,免得話講多了會犯口業。再次是攝意:攝,保養的意思。攝意就是要守護意識,別胡思亂想,更要注意控制貪、瞋、癡三毒,避免它們任意發展,遭受惡報。至於身體方面,更要好好修持,千萬不要犯了殺盜淫這三種惡業。總之,學佛的人,一切的思想行為,都應該時時警惕自己,努力奉行十善。如果能朝這方面去修持,將來一定可以超出世間的輪迴,得到至高無上的大解脫。周利槃陀伽的確是非常愚蠢,哥哥教他的這半首偈,不是記前忘後,就是記後忘前,一直背不上口,經過了一百天,還是記不熟。內容更是一竅不通,根本不懂得是在講什麼?
「你……你,你這笨蛋!背了這麼久,連半首偈都背不來!我的臉真給你丟盡了!不了解佛理,出家,又有什麼前途呢?讓你繼續在僧團中,既起不了什麼作用,倒不如早點還俗,回家去吧!」哥哥被他氣得啼笑皆非,感到非常討厭,一氣之下,想把他趕回家去。周利槃陀伽雖然笨,卻是善根深厚,對僧團有股依依不捨的感情,任憑哥哥怎樣趕他,還一直倚在門口哭泣,躊躇著不肯離去。世尊剛好從外面回來,看到他哭得這麼傷心,就問他:「你為什麼哭呢?」
「哥哥嫌我笨,要我還俗回家,不讓我繼續住下去。」周利槃陀伽一肚子委屈地說。
「沒問題,你可以繼續留在僧團,不必回家。」佛陀可憐他,慈悲地把他收容下來。更了解他的資質太差,一下子要他念十四個字,當然沒有辦法,所以就安慰他說:「這樣好了,你每天拿掃帚掃地,口中念『掃帚』這兩個字,就可以了。」
可憐的周利槃陀伽,他前世不知道造了什麼業,遲鈍的程度真是世間少有。連佛陀教他的,這麼簡單的兩個字都記不全,記得「掃」,忘了「帚」,記得「帚」,忘了「掃」。佛陀同情他,一直不斷地鼓勵著:「慢慢來,不要急,掃、掃、掃……,一個字一個字的記吧!」
有佛陀的鼓勵,再加上他自己的堅心,每天精進不懈地,一邊掃地,一邊用心地念,經過三個星期,二十一天以後,一把無相的掃帚,竟然把心地的一切煩惱,掃得乾乾淨淨。他不但會念了,心竅也開了。心裏想:「掃帚是用來掃地的。地上太骯髒了,需要掃帚來清掃,地才能乾淨,才能一塵不染。我們的心也像地一樣,充滿了無明與煩惱的塵埃,把光明遮蓋了,所以我現在才會這麼愚蠢,這麼缺乏智慧,如果我每天按照佛陀所教的,這種最高的真理去修行,自然能把我們內心所有的煩惱與骯髒都掃光了,將來一定會開悟成佛!」這麼一想,他就想通了,覺悟了!周利槃陀伽成為大阿羅漢,具足了無礙辯才,能夠把握佛法的中心思想,所以是「義持第一」的大弟子。
聽完了周利槃陀伽的故事,你們有什麼感想呢?修學佛法,雖然是件不容易的事,在座的諸位,都是非常聰明,很有智慧的,誰也不像周利槃陀伽那樣遲鈍吧!只要有心研究佛法,每次參加共修法會後,再來研究《佛說阿彌陀經》,不管是記一句也好,記一首偈也好,久而久之,多聞薰習,對佛法就能夠深入了解,然後再付諸實行,才能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。
難陀──這是第八位尊者。
難陀,也是印度話,譯為中文是「歡喜」。佛陀的弟子當中,一共有三位難陀:
第一位是放牛難陀──顧名思義,這位難陀,一定跟牧牛有關係。的確沒錯,他是大藏經中一部《佛說放牛經》的當機眾。釋迦牟尼佛在這部經中,告訴我們必須具足十一個條件,才能把一頭牛養好;進一步地,佛陀再為我們說明,做為一個出家人,也需要具足十一個條件,才能把心地調好。放牛難陀,非常聰明,聲音也很微妙,他發揮所長,往這方面用功,證得了阿羅漢果,稱為「聲妙笫一」。
第二位是貧女難陀──佛的弟子中,有一位少年女信徒,年紀雖小,家境又窮,可是很有善根。她常聽人家說:「欲求天上人間福,須點佛前長明燈」。了解到點燈是象徵光明,會得到非常大的褔報。當她看見波斯匿王用千斛油點燈供佛(十升是一斗,十斗是一斛。國王用千斛油點燈供養,大家試計算一下,國王所用的油有多少!),心中非常羨慕。可是,羨慕又有什麼用呢?國王富有四海,錢隨手可得,買油點燈供佛,不管花費多少,都是輕而易舉的。一個窮少女,窮得無立錐之地,三餐不得溫飽,連一分錢都沒有,又能怎麼辦呢?說起來也真巧,剛好有人看中她一頭柔軟的長頭髮,想用一錢向她買,她如拾重寶,急忙把它剪了下來,把賣得的一錢,發心買油來點燈供養佛陀。這份供養的功德有多大呢?佛陀讚歎說:「難陀點燈,她的功德是超過波斯匿王的。」這段故事成為千古佳話。
第三位是孫陀羅難陀,也就是《佛說阿彌陀經》第八位尊者。孫陀羅譯為中文是「豔」,是他妻子的名字。印度人取名很奇怪,有時把父母的名字用上去,有時把太太的名字連上去,孫陀羅難陀就是把自己跟夫人的名字連起來合稱,譯為中文就是「豔喜」。豔就是美,以豔為名,他太太人如其名,長得真是如花似玉,美豔不凡。孫陀羅難陀是誰呢?他是佛同父異母的親弟弟。大家都知道,佛誕生七天後,母后就去世了,是淨飯王第二夫人,也就是佛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把他扶養長大的。摩訶波闍波提後來生了一個兒子,就是孫陀羅。兄弟倆有許多相似的地方:生日只差一天,佛是四月八日誕生,他是四月九日出生。出生時全身黃金色,長得不只是英俊標緻,一表人才,同時也相當莊嚴,形貌與佛相彷彿,佛陀具有三十二相,這個弟弟具有三十種相好,比佛矮了四指,常常被不認識的人誤以為是釋迦佛。佛的諸大弟子中,難陀的相貌最英俊,最莊嚴,所以稱他是「儀容第一」。
當時,摩竭陀國,有一位著名的,裸體外道的傳教士,有許多徒眾跟他學習,不但有學問,也非常有智慧,經常跟人辯論,每次辯論,都能辯勝,大家都稱他為智者。有一次跟舍利弗辯論,結果輸給了舍利弗,心想:「舍利弗是佛的弟子,就已經有這麼高深的學問,佛陀一定更了不起。」仰慕佛法的奧妙,為了體悟真理,便發心出家。有一天,偶然遇見難陀尊者,覺得他容貌莊嚴,態度慈祥,深深地為他的儀態所吸引,並從內心發出讚歎道:「啊!那矮小的比丘──舍利弗,尚且有那樣高深的智慧;這位相貌堂堂的難陀尊者,一定更是偉大了!」於是,裸體外道懷著歡喜心,跟隨難陀出家。
講到難陀的出家,有一段很有趣味,具傳奇性的故事:孫陀羅難陀,生得是一表人才,娶的又是如花似玉的美女──孫陀羅,夫婦的感情很好,非常恩愛,真是如膠似漆,終日形影不離。釋迦佛成佛以後,許多親屬都隨他出家,唯獨難陀,捨不得離開他那恩愛的嬌妻,沒有一起出家。佛陀並沒有放棄,度他出家的決心,不停地觀察時機。有一天,也許是難陀出家的因緣成熟了。當佛陀到王宮去托缽乞食,正逢難陀與他的妻子在吃午餐,佛陀就拿了缽向他化飯,難陀看見成了佛的哥哥回來乞食,正是種褔的好機會,就趕快把缽接下來,盛飯給他,誰知佛陀把缽給了他之後,轉身就走。難陀盛好了飯,見佛陀轉身離開了,急忙追出去,喊道:「世尊呀!我把飯裝好了,您帶回去吧!」佛陀不理不睬,連頭也不回地,只是繼續往回歸居住的路上走。難陀就急急忙忙地一路追上去。
「難陀呀!你要到那裏去呢?你的飯還沒吃完,趕快回來吃啊!」他太太看到這種情形,著急地喊,想把難陀叫回來。難陀像是什麼也沒有聽見似的,仍舊跑著,追趕著佛陀。說也奇怪,不管難陀怎樣追,佛陀總是在他的前面,永遠保持著一段距離,讓他趕不上。就這樣追著追著,一直追到佛陀住的精舍去了。
「你到這裏來幹什麼,是想要出家嗎?」一回到精舍,佛陀就回頭問難陀。
「不,我不想出家!」難陀慌忙回答。
「舍利弗,你們大家快來呀!難陀要出家了,你們快來幫忙,準備剃度的儀式吧!」佛陀對難陀緊張的樣子,毫不理睬,只是對舍利弗及一般弟子們吩咐著。
難陀根本就不想出家,心裏一直掛念著,留在家裏等他回去吃飯的嬌妻孫陀羅。無意中被佛陀帶回到精舍來,被這麼多出家人包圍著,他一方面不敢違背兄長的命令,一方面為了顧全面子,在矛盾的心情下,無可奈何,任由舍利弗及其他佛弟子的擺佈,接受了佛陀為他舉行,隆重而莊嚴的剃度儀式,正式出了家。
難陀之所以出家,並不是出於他自動自發的本意,雖然勉強地剃光了頭,內心卻一直不能平靜下來,感覺非常的煩躁。人雖然在佛陀身邊,心還是跟老婆在一起,整天愁眉苦臉的,自然不能安心修道了。
佛陀看在眼裏,笑在心裏。他深切地了解難陀不安的心情,就算是用千言萬語,也說服不了;不管用任何高深的理論來開導他,也感動不了他的。佛陀善用機巧,決定以事實來說明,好讓他一步一步覺悟回頭。
「你整天呆在精舍裏,一定會感覺到生活太單調,枯燥無味,不如我帶你到外面走走吧!」有一天,佛陀對難陀說,並帶領他到郊外去散步。走到一處森林中,見到一隻既骯髒又醜陋的大母猴。佛陀就指著母猴問難陀:「難陀!你看看,那是什麼?」
「是隻母猴。」
「你的妻子孫陀羅,與這隻老母猴比起來,怎麼樣?」
「佛陀!請你不要跟我開玩笑!我的妻子,她有傾國傾城的美貌,我們又有難分難捨的感情,她在我的心目中,好比天上的仙女,你怎麼可以拿她跟這隻老母猴相比呢?」難陀聽了滿肚子氣地回答。心中更是嘀咕著:「佛陀!你未免太侮辱我了!」
「哦!原來如此,我倒忘了,你的妻子是有名的美女,美得像天女一般,難怪你會生氣。」佛陀看他生氣的樣子,只是微笑地說:「可是,你見過天女了嗎?」
「沒有。」
「你並沒有見過天女,怎麼知道你太太像她們一樣美呢?」佛陀反問:「你想見見天女嗎?」
「當然想!世尊,您能帶我去看看嗎?」難陀為了好奇,懇求佛陀帶他到天宮去見識一番。
釋迦佛就利用神通,把難陀帶到忉利天宮去。在天上參觀了一匝,眼睛所見到的是:七寶所成,富麗堂皇的樓閣;耳朵聽到的是:悠揚悅耳的天樂;鼻子聞到的是:芬芳馥郁的花香。這種殊勝的、非人間的聖境,讓難陀覺得心醉神怡,不想離開。
難陀走到一處別院,看見許多美艷的天女,正在婆娑起舞,難陀專心地欣賞著這班天女,感到眼花撩亂,可是仔細一看,卻發現缺少一位天子陪伴。他感到很奇怪,為什麼其他的別院都有天子,唯獨這裏沒有?便問佛陀:「佛陀!這裏為什麼沒有看到天子呢?」
「是嗎?你為什麼不去問問那些天女,她們一定知道的。」佛陀回答說。
難陀聽了佛陀的指示,雖然覺得不好意思,可是為了好奇,終於鼓起勇氣去向天女探問究竟。「有呀!時間還未到!」天女們給他的答覆是:「我們院中的天子,是孫陀羅難陀。他現在還在人間,跟佛出家,以他出家修行的功德,死後就會生到天上來,成為我們的天子,將來,我們都是他心愛的妃子,每天跳舞作樂,永不分離!」
難陀一聽,真是心花怒放,心中高興,暗暗得意,嘴裏卻沒有說出來,還裝成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。天女們忽然想到什麼似的問:「你是誰,全身臭臭的,一定是凡夫俗子,怎麼可以混到天上來呢?」
「佛陀,我們回精舍去吧!」經天女一問,難陀如夢初醒。拔腿就跑,跑回佛陀身邊。
「難陀,你已經見過天女了,你太太跟天女相比如何?」回到精舍,佛問難陀。
「佛陀,我實在是井底之蛙!一向自以為自己的妻子,美貌是天下無雙的,如今見過天女,才知道跟天女相比,實在差得太遠了!正好像是山間的母猴,跟我的妻子,美醜根本是不能相比的!」難陀聽後,不好意思地說出真心話。
從此,難陀把元配夫人忘得一乾二淨,只是一心一意地期待著,將來到天上去,可以跟那些天女在一起享樂。
佛陀是用「先以欲鉤牽,後令入佛智」的方法度難陀。難陀雖然出了家,可是心思卻一直離不開美豔的太太,根本無心修行,釋迦佛了解這一點,就利用他對美色的執著,讓他了解只要注意修行,還有更美好的天女等著他,暫時穩住了他的心,然後再用別的方法,讓他真正進入佛道。
難陀回到精舍以後,因為有所期待,就實實在在,每天埋頭用功修行。不過,他的修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,他之所以用功修行,不是為了了生脫死,而是為了希望將來可以生天,可以跟天女在一起享樂。這種為五欲而修行的目的,不是終究的,是真正的佛教徒應該捨棄的。釋迦牟尼佛又想到用另一種方法來喚醒他的迷夢,好步向正道。
過了幾天,釋迦牟尼佛又把難陀叫來,對他說:「難陀,上次我們到天上,今天我想帶你到鐵圍山的地獄去觀光!」
「什麼?要到地獄去,那太可怕了!我不去。」難陀感到害怕,不想跟佛陀去。
「沒關係,我們是去觀光而已,沒什麼可怕的。」
難陀不敢反對,就懷著恐懼的心理,任由著佛陀以他的威神力,把自己帶到鐵圍山,去參觀地獄。一踏進地獄門,就感受到一股陰風習習,見到刀山、劍樹、鑊湯、爐炭、拔舌、剝皮……種種刑具,更見到眾生隨業力的大小,而感受一切罪刑的悽慘情況。有關地獄中的情景,《地藏經》講得很詳細,那種悲慘的情形,我們念到,都會不寒而慄,何況是難陀,身歷其境,更是心驚膽戰。佛陀看到他戰戰兢兢,踟躕不前的樣子,就安慰他說:「難陀,你不要害怕,我們只是來參觀,不是業力的牽引,刑罰受罪與我們無關,你可以大膽地到處走走,看到什麼疑惑不解的地方,也可以問問獄卒,他們會幫你解答的。」
有了佛陀的指示說明,難陀雖然不安,還是聽從佛陀的話,好奇地到處走走、看看。走到一個地方,見到兩個獄卒看管著一個大鍋,鍋上雖然裝滿了油,卻是空空的,沒有任何受罪的人,兩個獄卒只是毫不在意地,不時有氣無力的加上一把柴火,有時也把火稍微扇一下。難陀看到這種情形,感到奇怪,這麼一個大鍋,既然有油,為什麼沒有東西呢?看獄卒那般懶散的樣子,油要燒到什麼時候才會滾呢?就算滾了,又作什麼用途呢?禁不住好奇,就上前向獄卒問明原委。
「你不必替我們著急,現在還早著呢!這油鍋是替一個叫孫陀羅難陀準備的。他現在還在人間,跟隨佛陀出家,為了生天而修行,他修行成功後,如願生天與那些天女在一起,等天福享盡了,五衰相現,才會墮落到這油鍋來受刑。你算算,不是還需要好久的一段時間嗎?慢慢來,沒有什麼好急的。」難陀聽獄卒這麼一說,原來這油鍋是為自己準備的,將來受罪的人是自己,嚇得難陀魂飛魄散,天堂的幸福,天女美麗又多情的美夢,被獄卒的幾句話粉碎了。他心如刀割,泫然淚下。佛經上說:「觀地獄苦,發菩提心。」沒有看見地獄的痛苦,還以為人生快樂得很,是不會發菩提心,修菩提行的。難陀在這一刻,才深深地感受到,人生的空幻和無常,更體會到,學道了生脫死,是刻不容緩的大事。急忙奔回佛陀身邊,跪著向佛陀懺悔發願說:「世尊呀!我要修行,要用功,要精進,要了生死,不願在六道輪迴中受罪!」
佛陀知道他真正的覺悟了,就慈祥地,安撫著他的頭說:「難陀!你不要傷心,改往修來,現在覺悟還不算遲,我們回去吧!」
不捨眾生的佛陀,觀機逗教,沉淪在五欲的難陀,受了他慈祥的教化,從此安心學道修行,最後證得了阿羅漢果。
阿難陀──這是第九位尊者。
阿難陀,一般簡稱為「阿難尊者」,譯為中文是「慶喜」的意思。他是釋迦佛的堂弟,王叔白飯王的第二位太子,提婆達多的同胞弟弟。十二月八日,釋迦佛睹明星而成正覺的消息傳到迦毗羅衛國的皇宮,正當上自國王,下至臣民為佛陀的成道而舉國稱慶,博海騰歡時,宮中又傳出一位王子誕生的消息,可謂雙喜臨門,大家高興極了!所以為他取名「慶喜」。
阿難陀也譯為「無染」。阿難陀出家以後,隨侍佛陀身邊,經常跟隨佛陀,到處說法,不但在人間,有時也到天宮、到龍宮等處去,對於那些富有誘惑性,繁華殊勝的境界,阿難絲毫不動心,對外境一點也不染著,因此叫做「無染」。
諸位也許會問,佛說《楞嚴經》的因緣,就是阿難尊者遭受了摩登伽女的迷惑,差一點毀了戒體。豈不是有了染垢嗎?其實,那只是方便示現。為了眾生,就像是演戲一般,藉此機緣,讓世尊宣說一部《楞嚴經》,而流傳下「楞嚴大定」的修持法門。這正是阿難尊者的苦心,也是他偉大精神的表現!
阿難尊者二十歲出家,當了釋迦佛二十五年的侍者,經常追隨佛陀,佛所說的一切法,他都能牢記不忘。迦葉尊者曾經讚歎他說:「佛法如大海,流入阿難心」。他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,被稱為「多聞第一」。如今我們能夠有佛經讀誦、研究,更能夠依教奉行、如法修持,完全是當時,迦葉尊者領導,由阿難尊者負責重新誦出,結集而成的。飲水思源,佛法能常住世間,阿難尊者的貢獻很大,我們應該感謝他!
釋尊成佛以後,度了無數的出家弟子,全部都是男眾。佛的本意,是不允許女人出家的。依佛陀的看法,女人出家,會引起僧團許多問題,正法住世會因此減少五百年。所以,當佛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,一而再,再而三地,幾次向佛陀要求出家時,佛陀總是拒絕,不肯答應。但是佛法不離世間法,阿難尊者三番兩次地代摩訶波闍波提夫人,向佛陀懇求:「世尊呀!您還記得嗎?您媽媽生下您,七天後就去世了,完全是姨母把您扶養長大的,您今天能夠成佛,摩訶波闍波提夫人的功勞非常大,為了報答她的恩情,您應該開方便門,允許她出家。」
阿難尊者的懇求,佛陀覺得有道理,養育之恩不能忘,佛法久住世間的大事,也不可忽視,佛陀因此立下了「八敬法」的嚴格規矩,如果能夠遵守這「八敬法」,就允許女人出家為尼。女眾之所以有機會出家,阿難尊者的功勞不小。各位出家的女菩薩,不管是比丘尼或清姑,對阿難尊者,應該作感恩想。
講到這裏,附帶地把比丘尼「八敬法」提出來,讓各位了解一下,女眾應該遵守的律儀:
一、比丘尼雖然年齡高達一百歲,見到新出家、剛受戒的比丘,也應當禮拜頂禮。
二、比丘尼應當恭敬比丘,不能隨便輕視、毀謗、辱罵。
三、比丘尼不能檢舉比丘的過失;但是比丘可以檢舉比丘尼的過失。
四、比丘尼應該請大德比丘為她受具足戒。
五、比丘尼假若有過失,應該到比丘眾中去懺悔、去自首,這樣一來,可以除去驕慢心。
六、比丘尼每月兩次,必須向大德比丘求教,在道業上才能有所進步。
七、比丘尼不能在沒有比丘的地方結夏安居。(每年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,是印度的雨季,出門乞食不方便,佛制規定,出家人在這段時間內,必須住在精舍裏自修,學習佛法,稱為結夏安居。)比丘尼應該在靠近比丘的寺廟裏靜修,才能有所依止,不然,自己盲修瞎練,對道業沒有幫助。
八、比丘尼在結夏安居以後,應該到比丘眾中行「自恣法」。(自:自陳己過,恣:恣他舉罪。「自恣法」,是佛教自我徹底悔改的一種法門。出家人在結夏安居的這九十天中,檢討自己平日的行為,有任何過失,提出來向大家表白,求得大眾的證明,接受懺悔。假使出家人犯了過錯,受到別人的檢舉,反而否認,這是不合佛制的。)
阿難尊者一生的故事很多,說也說不盡,我現在講一段他空中入滅的故事吧!
摩竭陀國的阿闍世王,是最恭敬崇拜阿難尊者的,常常向他表示:「將來你要入滅時,請告知我一聲,讓我能夠親眼見到,並作最後的供養。」
「好的,我一定提前通知你。」阿難尊者一口答應了。
當阿難將入滅時,立刻派人告訴阿闍世王。當時王正在午睡,衛兵不敢通報。阿難尊者不便久等,就躍身空中,以三昧真火,作自我焚化,舍利好像雨點一般,紛紛地落下恒河兩岸。阿闍世王一覺醒來,聽到這個消息,萬分悲傷,立刻趕到恒河邊,已經不見阿難尊者的蹤影,不禁嚎啕大哭,只得向空禮拜,拾取舍利,建塔供養。可見阿難尊者的入滅,是怎麼樣深切的感人,永遠值得我們懷念!
講到阿難尊者,他具有八不思議:
一、不受別請:追隨佛陀左右,不接受施主個別的供養。
二、不受佛故衣:為了經常在佛陀的身邊,恐怕其他弟子說佛陀偏心,所以他從來不接受佛穿過的舊衣服。
三、見不非時:每天有固定的時間跟佛陀見面,而不是隨興而見的。
四、不生欲心:有高深的定力,不被外境所引誘,而生起貪欲之心,是名副其實的「無染」。
五、知佛入定:知道佛陀在什麼時候入定,了解佛的境界。
六、知眾得益:對於佛陀講經時的聽眾,他能了解各人的程度,得到的法益有多少。
七、知佛說法:預知佛在什麼時候要說法。
八、法不再問:佛所講的法,一遍就聽清楚,而且牢牢記住,永不再問,所以他是「多聞第一」。
羅侯羅──這是第十位尊者。
羅侯羅,譯為中文是「覆障」。覆,是蓋覆、障是障礙的意思。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兒子。他為什麼取名覆障呢?這包含了障自、障佛和障母的三種意義:
一、障自──在羅侯羅的本生故事中,有一段這樣的傳說:他在過去生中,曾經是一個頑皮的小孩,有一天,為了好玩,將老鼠洞堵塞了六天,老鼠因此不能自由出入,找不到食物,而餓了六天,為了這個原因,今生遭受到被困在母胎中六年才出世的苦報。
二、障佛──佛尚為悉達多太子的時候,曾經遊四門,見到老病死等人生種種的痛苦,一心一意想要出家修道,尋求解救的辦法,但是父王顧及大好江山,無人繼承王位,不肯答應太子的要求,佛陀則堅決表示,非要出家不可,淨飯王無可奈何,提出了一個條件:「好,除非你有個兒子,能繼承王位,才讓你出家。」太子為了滿足父王的願望,暫時留在宮中,一直到耶輸陀羅夫人懷孕後,才悄悄離開皇宮。太子為了傳宗接代的問題,延遲出家的時間,從這方面來說是障佛。
三、障母──前面講過,羅侯羅受到一種業報,在媽媽肚子裏六年,所以是佛出家六年後才出世的。大家不知原委,暗中紛紛議論,為什麼佛出家六年後,耶輸陀羅才生下太子,到底孩子是不是悉達多太子的親骨肉,一般都認為耶輸陀羅不守婦道,沒有貞潔。淨飯王也難免不懷疑,一時憤怒得竟想把她殺死。耶輸陀羅的聲譽受到毀謗,雖然自信問心無愧,守身如玉,但是冤屈難伸,為了表明她的清白,便自告奮勇,要求跳火坑。同時她發誓說:「如果我真是不守婦道,孩子不是悉達多太子的骨肉,我母子就算被烈火燒死,也毫無遺憾;假使這孩子的確是佛陀的骨肉,那麼,請上天為我們母子作證吧!」
當耶輸陀羅抱著孩子跳進火坑時,不可思議的奇蹟發生了,那烈火竟化為一朵一朵的紅蓮,天人也隨即保護著耶輸陀羅,使得母子倆安然無恙。
此時,淨飯王親眼見到這一幕奇異的情景,心中所有的疑團,都冰消瓦解。滿天的謠言,也一掃而空了。為了羅侯羅,耶輸陀羅受到莫須有的災難,所以說是障母。我們平常所唱的香讚─〈戒定真香〉,最後兩句:「昔日耶輸,免難消災障。」以及〈旃檀海岸〉讚內:「耶輸母子兩無恙」一句,所指的就是這一個故事。
羅侯羅,在佛的十大弟子中,屬「密行第一」。密行是私底下、暗中默默地修行,不讓別人知道的意思。釋迦佛在法華經中說:「羅侯羅密行,唯我能知之。」(別以為他平日頑皮好玩,不肯用功,他的精進努力,唯有我知道。)
憍梵波提──這是第十一位尊者。
憍梵波提,譯為中文是「牛司」。「司」,倒嚼的意思,就是把吃下去的東西吐出來,慢慢細嚼後又吞回去。我們看過牛吃草的時候,很快地就將一大堆草吞下去,但吞完以後,又會再吐出來慢慢地細嚼著。在動物學上,指出牛有好幾個胃,把這類動物,叫做「反芻類」。
憍梵波提尊者,在很久以前的過去生中,看到一位年老的出家人念佛,那位老人家的年紀很大,牙齒差不多都掉光了,念起佛來嘴巴一努一努的,好像牛反芻吃草的樣子,於是他就取笑那位老修行的說:「老師父,你念佛的樣子,真是有趣,好笑極了,簡直像牛吃草一樣嘛!」為了他的一句戲言,侮慢僧寶的業因,遭感到墮落五百世做牛的苦報。他的業報滿了,轉生為人,雖然出了家,他那「倒嚼」的習氣,一下子仍改不了,平常他的嘴巴仍常常轉動不息,所以大家就叫他「牛墚」。反而把他本來的姓名,給忘了。
現在,我要提醒大家,對出家人應該恭敬,出言吐語都要謹慎,千萬不要因為他們的相貌、舉止行動有所缺憾,而隨便說笑話,輕視侮辱他們,免得像憍梵波提的前生一樣,為了一句戲言,而招受墮落的苦報。
憍梵波提的行動舉止雖然特別,卻極有修持,非常用功,已經證得了阿羅漢果,具足六種神通。佛陀為了避免大家見到他譏嫌取笑,同樣遭感苦報,便讓他住到天宮─尸利沙(吉祥)花園去,一心修行,不必托缽乞化,常受天人供養,所以他在眾多的佛弟子當中,被稱為「天供第一」。
賓頭盧頗羅墮──這是第十二位尊者。
賓頭盧,譯為中文是「不動」,是名;頗羅墮,譯為中文是「利根」,是姓。根據蓮池大師的考證,頗羅墮族中包括這位尊者,共有十八人,先後跟佛出家,先名後姓,才容易識別。其實外國人的姓名,大部份總是這樣名先姓後的稱呼。這位尊者的智慧高超,聰明過人,根性非常利,遇到任何事都能如理思維,不被外面一切的境界所動搖,所以取名為「不動利根」。
許多善友到大陸朝山,一定在各叢林大殿的兩旁,看過十八尊羅漢的塑像,其中有一位相貌清墲,不僅頭髮蒼白,還長了兩道雪白的長眉毛,這位長眉羅漢,就是不動尊者賓頭盧。
在《法苑珠林》(四十二卷)裏,記載了一段有關賓頭盧的故事:
從前,有一位樹提伽長者,用檀香木造了一個精緻的缽,故意把缽懸在一根很高的桿上,然後當眾宣布:「在座諸位,誰要是能不用梯子或竹桿等任何工具,而能把那個缽取下來的話,我就把它贈送給他。」當時,有許多佛弟子在場,包括了目犍連和賓頭盧,大部分都聽若無聞,各走各路。只有賓頭盧聽了,感到不服氣,怕被人家瞧不起,以為出家人沒有能力,就對神通廣大的目犍連尊者說:「目犍連,你是神通第一。這點小玩意兒,對你來說實在是雕蟲小技,算不了什麼,你就當眾表演一番,把它拿下來,讓大家看看你的本領吧!」
目犍連想到,平日佛陀常常教誡我們,不許弟子們隨便顯露神通,因此存有戒心,不敢嘗試。可是賓頭盧看到目犍連不肯動手,心有不甘,就親自出馬,騰空將那個缽,很輕易地取了下來。一般凡夫不了解神通的意義,都覺得他了不起,立刻博得了大眾的歡呼,一起鼓掌,一起喝采。
所謂真人不露相,耍神通,固然是羅漢遊戲三昧的表現,但是在這世間,有幾個是真正證了果的呢?讓一般沒有證果的凡夫看到,會當成是一種妖異惑眾的輕舉妄動,反而會招惹別人的譏嫌和毀謗!佛陀知道了這件事以後,認為賓頭盧當著許多人的面前,故意賣弄他的本領,讓大家讚歎,是譁眾取寵,不是真正修行人應有的作為!就對他呵斥一頓,並不許他入滅,要他永遠留在人間,讓一般信眾供養,廣種褔田。根據這個傳說,直到目前他還在人間應化。一般襌林的食堂中央,都安置一張賓頭盧尊者的聖僧像,每日設食供養,他會在冥冥中護持道場。
《高僧傳》(第五卷)道安法師傳裏,敘述道安法師,講解各種經典淺顯明白,也有很多著作,博得各方面的崇敬,可是他卻深怕自己所講、所寫,不合佛意,便在佛前發誓願說:「我所講的佛法,如果是正確,沒有違背佛陀的意思,希望能讓我見到瑞相,為我證明,我的見解符合佛陀的意思!」
一天夜裏,道安法師做了一個非常明顯的夢:夢見一位白髮蒼蒼、兩道眉毛長得特別長,看起來像是西域的出家人。這位梵僧,對道安法師說:「你所講的佛法,所註解的經典,都非常正確,符合佛理,你的功德實在無量。我因為業報的關係,得永遠住在世間,不能入於涅槃,現在住在西域,你如果能時時設食供養,我會盡心盡力幫助你弘化。」
後來,《十誦律》傳到中國來,提到佛陀不准賓頭盧尊者入滅的事情,證實道安法師所夢見的,正是賓頭盧尊者的顯化。這就是中國的寺院齋堂裏設像供養的來源。所以說,尊者是「福田第一」,專門讓施主有種福田的機會。
佛教三藏的律藏中,有一部《四分律》(五十三卷),也有一段記載:賓頭盧尊者,本來是拘睒彌國,優填王的部臣,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。國王見他精進修持,非常感動,便鼓勵他出家。他出家後,更加精勤苦修,不久就證得了阿羅漢果。優填王本身也是虔誠的佛弟子,對他特別禮敬,經常率領隨員去供養,恭敬禮拜。國王認為這樣做,是他身為佛教徒分內的事,賓頭盧尊者也以佛法的禮節相待,每次國王來了,從不迎送,也不還禮。跟隨國王去的隨從,有的是皇親國戚,有的是朝廷大官,他們並不一定信佛,不懂佛教的禮節。見到賓頭盧接受國王恭敬禮拜,若無其事的樣子,對他們也愛理不理,不放在眼裏,於是,這班大臣便興風作浪,搬弄是非,說什麼:賓頭盧只是一個窮和尚,擺什麼臭架子?他有什麼了不起?用這種態度對皇上,不僅是毫無禮貌,簡直是有辱聖顏!我們這些在朝的大官,他更是一點也不放在眼裏。這樣的出家人,一直承受聖恩,卻這般自高自大,不識好歹,理該殺頭!
優填王只是一位普通的佛教徒,信心並不堅固,對佛理也沒有深入的認識,再加上群臣們七嘴八舌的,你一句,我一句,傷了他的自尊心,也動了他的瞋恨心。心中想:對呀!我是一國之君,他怎能對我這麼沒有禮貌呢!越想越氣。有一天,就懷著興師問罪的心情去找賓頭盧,打算著:如果賓頭盧仍然是毫無禮貌,甚至出言不遜,我就要取回他的首級。
賓頭盧是證了聖果的,具有他心通,未卜先知,預知國王內心一切的想法,所以當優填王去探望他時,他竟遙遠地出來,笑臉相迎,恭恭敬敬地向國王問好,對跟去的大臣也是非常有禮貌地打招呼。
優填王看見這情形,感到奇怪,很威嚴地問道:「你平時都是安坐不動,今天為什麼竟然這樣客氣,出來迎接?這種前倨後恭的態度,豈是一個出家人應該有的?」
賓頭盧尊者說:「大王,並不是我沒有始終如一的態度,一切都是因你而發。」
優填王奇怪地問:「怎麼說呢?」
「你過去是懷著信心、恭敬心而來供養,所以我就以佛教的禮節來接待;今天你是懷著惡心而來,如果不以世俗的禮節來迎接你,我的腦袋可能要搬家了,我怕真正被你傷害了,增加你的罪惡,如果已經種下業報,恐怕會因此墮落地獄道。」
優填王聽了,非常慚愧,驚歎他的未卜先知,立刻向尊者懺悔!有如是因必有如是果。雖然尊者慈悲的引導,優填王沒有犯下殺害羅漢的惡業,免受墮落地獄的罪報;但是惡念的存在,仍逃避不了失去國家的慘報。
後來,優填王與慰襌王國交戰,戰敗了,失去國土,還成為敵國的俘虜,被囚禁了七年。「佛法當於恭敬中求!」我們聽了,了解因果業報,是絲毫不能避免的。有一份虔誠恭敬心,就有一份的福報,反過來說,對三寶輕視,甚至侮辱,也就會有悽慘的下場!優填王對賓頭盧尊者,這一段精彩的故事,大家應該細細思考,時時省察,是永遠值得我們參考的!
迦留陀夷──這是第十三位尊者。
迦留陀夷,譯為中文是「黑光」。他的皮膚長得像黑炭一般,非常粗糙,又能發出一種耀眼的光芒,所以叫做「黑光」。為什麼他有這種形象呢?因果真是絲毫不爽,這裏又是一段因果業報的證明。迦留陀夷在過去生中,他不明瞭在佛前寸絲不掛,那是冒犯了大不敬,為了曾經赤身露體的在佛前點燈,因而遭感了全身粗黑的惡果。可是又因為他發心,虔誠燃燈供佛,所以招感得到全身光耀的善報。
我們聽了這名稱由來的故事,有什麼感想呢?大家都看過《印光大師語錄》,裏面告訴我們,如果對佛經或者是佛像等不恭敬,是褻瀆的行為,對三寶不敬,罪過很大。身為佛教徒,應該要注意,在佛前不管是燃燈也好,焚香也好,或是獻花和禮拜,應該要衣冠整齊,必須三業清淨,千萬不可以隨便;袒胸露體或是穿著不乾淨的衣服,會招來無盡的苦報;對三寶不禮敬,任意褻瀆,那罪過彌天。切記!切記!
迦留陀夷夜間出來乞食,曾經鬧過一次很大的笑話。出家人乞食,信徒們都喜歡布施種褔。迦留陀夷生得一副怪相,使人見了就駭怕。那醜陋不堪的樣子,令人看了退避三舍,經常乞化無門,化不到飯食。他的個子大,食量當然比別人多,乞不到食物,常常感受到肚子起革命,饑腸轆轆,不得已,只好夜晚偷偷地去沿門托缽了。兩千多年前,夜晚沒有燈光,人家見不到他可怕的樣子,就比較容易找到供養的人家。有一天夜晚,烏雲密佈,宇宙間一片漆黑,他敲開了一家施主的門,迎面出來供養飯菜的,是一位大腹便便的孕婦,當他接受食物的時候,忽然一陣閃電,照得天地通明,也照出了迦留陀夷本來的面目,那位孕婦見了,一驚之下,竟嚇得昏了過去,當下就小產了。為了這件事,引起施主全家的不快,左鄰右舍也議論紛紛,對出家人產生了誤會與毀謗。後來佛陀知道了,將迦留陀夷呵責一頓,並立下比丘不得在夜晚乞食的戒律。
各位如果到泰國觀光,當地的風俗,出家人都是天剛濛濛亮,就沿街托缽乞食,要是過了中午,還乞不到食物,那麼這一天就得餓肚子了。釋迦牟尼佛制定過午不食的戒律,固然是同情餓鬼,主要的原因,也是從這個故事而來。
在佛的眾弟子中,迦留陀夷是「教化第一」。他的口才很好,善於說法,勸導人家信佛。受他教化的家庭,共有九百九十九家,丈夫或妻子單獨受教啟信的,更不知道有多少。所以在佛的弟子中,才會被公認為是「教化第一」的。
中國所有道場(包括隱秀寺)的善友,差不多都是陰盛陽衰,多數是女眾,男眾比較少。一般都認為男眾工作忙,沒空學佛,可是迦留陀夷認為學佛必須是男女一起學,這樣夫唱婦隨,才能志同道合,家庭自然會和洽。他發願要教化一千家夫妻同入佛道,為了要完成他這個大願,隨時隨地應機說法,度化了九百九十九家,功德將近完滿時,由於前世結下的惡緣,竟然遇到了一對惡賊夫婦,結果被兩夫婦合作將他害死。迦留陀夷為了教化眾生,弘揚佛法,最後為法忘軀,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,這位尊者是多麼偉大啊!永遠值得我們敬仰!
摩訶劫賓那──這是第十四位尊者。
摩訶,譯為中文是「大」;劫賓那,譯為中文是「房宿(音秀)」。在十六位尊者中,他被列為「知星宿第一」。「房宿」是天上星宿的名稱。根據中國舊有的傳說:天空中閃閃爍爍的星星,雖然很多,最出名的有二十八個星宿。每天就是一個星宿,每個星宿,各自代表了吉與凶。大家要是有興趣,可以參考日用的「通書」,上面詳細地記載著它們的名稱。如:角星、亢星、氐星、房星……等。以及所代表的吉凶。每逢婚喜壽慶,就是根據這些星宿來選日期的。房宿,在二十八個星宿中居第四。通書上的註解是:「房星造作旺丁財,富貴榮華福祿來;埋葬若然逢此日,加官進爵位三台。」一般世俗選擇吉日,如果選上了房日,那就會榮華富貴了,可見它是象徵吉利的。我們不是要講這些,因為講到房宿,我才順便介紹一下。
為什麼取這個名字呢?印度跟中國的風俗習慣一樣,結婚後為了生男育女,總是到處求神許願。劫賓那的父母,結婚很久還沒有生育,為了希望早生貴子,便每晚向房星祈禱,希望吉祥的房星早日賜給他們一個寶貝兒子,不久,居然生下了尊者,就給他取名「大房宿」。
尊者具有宿慧,生來對天文學就頗感興趣,專心研究,獲得很高的成就,所以被稱為「知星宿第一」。現代科技進步,研究天文有專門的天文台,具備各種精密的儀器,對於太空日月的運行,星斗的佈列,無論時間與空間的距離,都可以用特別設備的儀器去觀察和測量。兩千多年前,古代的天文學家,沒有儀器與設備,完全靠一雙眼睛,以及天賦的智慧,去觀察、推算和研究,得來的成就,實在是不容易的!
中國唐朝有一位一行禪師,他也精通天文、曆法,並著有大衍曆等名著一百多卷,在中國學術界頗富聲譽。他的照片還被印在許多郵票上呢!劫賓那尊者在天文學方面雖然沒有著作,但被佛列為「知星宿第一」的弟子,可見他對天文學也必定是很有研究的。不過,話雖這麼說,佛在臨涅槃前說了一部《遺教經》,一開始就教誡我們,身為佛弟子不可以多花時間在「仰觀星宿,占相吉凶」上面。
學佛最好是一門深入,專心研究佛法,一心一意地修持念佛,這樣對我們的身心才會有幫助。也許大家會問,每逢婚喜喬遷之慶,我們應不應該選好日子?可不可以看相算命?由於過去世的業力,命運是存在的;五行的配合,日子也有好壞的分別,但不是絕對的,看相查通書作為參考是可以的,如果入了迷,過份重視與執著,處處受束縛,必定會很痛苦的。禪宗語錄中說到:「日日是好日。」一切唯心造,只要認為是好的,凶日也會改變為吉日,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,對自己一點把握也沒有,遇到任何事都要查通書,那豈不是太麻煩了嗎?中國歷史上有一位袁了凡老居士,他就是憑多做善事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,所以說: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裏,學佛就是要從修行中去改變自己的命運,不被命運所左右。
薄拘羅──這是第十五位尊者。
薄拘羅,譯為中文是「善容」。他是佛陀「壽命第一」的弟子。
這位尊者跟上面講過的那一位迦留陀夷(黑光)尊者,恰好相反,迦留陀夷尊者生得非常難看;而這位薄拘羅尊者,卻生得特別英俊、特別莊嚴,所以被稱為「善容」。
薄拘羅尊者的容貌為什麼生得那樣莊嚴呢?有果就有因,絲毫都錯不了。薄拘羅尊者在過去世中,曾經以一顆訶黎勒果,供養一位年老病重的出家人。訶黎勒譯為中文是「天主持來果」,在佛教典籍中列為五種養生的草藥之一。中國本草經中標明這種藥的作用是消痰化氣,老比丘的年紀大,氣不順,痰瘀塞,所以吃了這消痰化氣的果子,病就好了,在缺乏醫藥的古代,這種藥草算是一種良藥。由於他的供養,種下了一個善因功德,感得了相好莊嚴的善報,不但如此,他還有「五不死」的特別果報。
什麼叫做「五不死」呢?尊者剛生下來時,是一個圓圓的肉團怪胎,父母認為這是一個不祥的怪物,千萬不能留在世間害人,就把他放在鐵盤裏煎熬,奇怪的是不管怎樣煎,怎樣熬,居然都燒不死他。父母不甘心,再把他放在鍋裏,用水煮了幾天幾夜,可是也煮不死。父母又不死心,嘗試把他投到水中,也淹不死他。被風浪飄到大海去,讓大魚吞食下去,也咬不死。後來大魚被漁夫所捕,一刀刺進魚腹中,他還是命大,沒有被殺死,仍安然無恙,依然活著!
為什麼經過五次大難,他仍然能活得好好的呢?這又是另外一段因果業報的實例。他過去世一向都守持不殺生戒,不隨便殺害生命,愛護弱小的動物,因此在九十一劫中,都感得健康長壽,他不但從不生病,甚至連最普通的感冒頭疼都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。後來,他活到一百六十歲,在佛弟子中,被稱為「壽命第一」。
我們聽了薄拘羅尊者名稱的由來,再加上五不死這富有傳奇性的故事,可能會懷疑,這是不是神話。身為佛教徒,深信因果的道理,對這種事實,是不應該懷疑的。近代中國諸大德高僧中,也不乏這種例子。禪宗泰斗虛雲老和尚,他剛生下來時,跟尊者一樣,也是一個肉團的怪胎,具有不凡的人生。有位為他寫傳的居士,形容他一生有十難四十八奇,最後活到一百二十歲才圓寂。許多善友都知道台灣有一位廣欽老和尚,不喫人間煙火之食,每天只用水果當三餐,被稱呼為「果子師父」。他一生只是老實念佛,雖然經歷過許多苦難,卻活到九十五高齡,圓寂後好幾萬人去追悼、去助念。荼毘時有幾千個舍利。這兩位近代高僧,都是因為苦修而獲得長壽的典型代表。我們相信,佛陀時代薄拘羅尊者的傳奇,也一定是千真萬確的事實。
佛教是講因果的,種如是因,一定得如是果,他們為什麼會長壽,就是持了不殺生戒,能愛護生命,不隨便去殺害生物,更能放生。佛經上講:造殺生業的,不是短命,就是多病。奉勸各位,我們希望長壽,希望健健康康,不會生病,就一定要持不殺生戒,更要放生,必然會健康長壽的。
阿冕樓馱──這是第十六位尊者。
阿冕樓馱,《楞嚴經》譯為阿那律陀,中文的意思是「無貪」,也是「如意」。依照《賢愚因緣經》的記載:過去弗沙佛的末法時代,曾經遭逢一次荒年,整個農村的生產失收。百姓們每天的糧食都沒有著落,真是三餐不繼,隨時都有餓死的可能,阿冕樓馱的過去世生在那樣艱苦的時代。有一天,他為自己煮了一碗只能充飢的麥飯,正想吃的時候,來了一位證了聖果的阿羅漢,向他乞食,樂善好施的他,毫不吝嗇的將這僅有的一碗飯,供養這位名叫披栗吒的出家人。由於他供養證了聖果辟支佛的功德,死後:七世生到天上,成為天王;七世生在人間做輪王,九十一劫中,生生世世,生活環境都是非常美滿、富裕,非但沒有受過困苦,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夠稱心如意,這個「無貪」、「如意」名稱的來源,就是供養得來的福報!
阿那律尊者,是甘露飯王的兒子,是王子,也是佛的堂兄弟。他本來貴為王子,是王位的繼承人,一向養尊處優,後來受了佛陀的感召,毅然跟隨佛陀出家學道。他出家以後,過著出家人簡樸而嚴謹、守規律的生活,除了修持,靜坐,更要聽佛陀講經說法,每天起早睡晚,不比在皇宮裏生活,整天可以悠哉游哉,無所事事,所以每當佛陀說法時,他都忍不住,總是打瞌睡。偶爾一兩次無所謂,佛陀可以原諒而不跟他計較,可是每次都是這樣,佛陀也就忍不住,生氣了!於是呵斥他說:「咄咄何為睡?螺螄蚌蛤類;一睡一千年,不聞佛名字。」意思是說:喂!喂!阿那律,你為什麼老是那樣昏沈貪睡?簡直變成螺螄蚌蛤那一類水族了!你自己想想:如果一直像螺螄那些小動物一樣,關在貝殼中昏睡不醒,就是睡上一千年,連佛的名字都聽不到,那裏還有機會聽到佛法呢?這樣懈怠、懶散,長此下去,會有什麼出息啊!
阿那律尊者經過佛這一番訓斥後,慚愧得無地自容。他自責地想:當時出家是為了學佛,為了要了生死,怎麼可以這樣貪睡?耽誤了修持的時間,恐怕會遭受墮落的苦果。從此,發憤精進,不僅是白天沒睡,連夜晚應該休息的時間,他都忍住不睡,就這樣不眠不休的用功。我們知道,過猶不及,他這樣蠻幹,結果把一雙眼睛搞瞎了。
佛陀看到阿那律雙目失明,覺得怪可憐的,除了安慰他以外,更教他一心修習「樂見照明金剛三昧。」他天天按照佛陀的指示去修習,不久居然證得了羅漢果,得了天眼通,不再需要肉眼,不管多遠他都看得見。他觀察大千世界,就好像是看手掌中的一粒菴摩羅果(譯為「無垢清淨」,形如檳榔),一目了然。在佛的弟子中,他被稱為「天眼第一」。
講完了阿那律尊者,不禁使我想起了中國《論語》中,也提到孔夫子有一個名叫宰予的學生,每當孔子講課的時候,他也是不停地打磕睡,孔子見了,當然非常生氣,就嚴厲的訓斥。孔子說:「宰予晝寢,朽木不可雕也;糞土之牆,不可杇也」。你們都看到大殿兩旁所雕刻的佛傳,那是質料堅固的那拉木雕刻而成的,這樣才會莊嚴雅觀。朽木,就是生了蛀蟲的爛木頭。腐爛的木頭,一雕就爛了,是不能作為雕刻用的。一定要先把牆壁弄得很平整,才可以粉刷,如果用臭泥巴塗牆壁,就沒有辦法再上漆了。這兩句都是孔子對學生的指責,訓導學生如果太貪睡,就像朽木及糞土之牆一般的不成器,沒有前途,太沒出息!以上兩則歷史故事,可以了解古代聖人對教育弟子執善的態度,弟子們經過老師的教訓,將來一定會成大器的!
佛在《遺教經》中,對睡眠也有懇切的開示,他說:「汝等比丘,晝則勤心,修習善法,無令失時,初夜後夜,亦勿有廢;中夜誦經,以自消息,無以睡眠因緣,令一生空過,無所得也!……」你們身為比丘(佛陀雖然是講比丘,實際上是包括佛的四眾弟子,也就是所有的佛教徒),白天要很勤勞,很專心的修持所學習到的善法,要好好把握時間,不要讓它空過了。晚上睡覺,也應該有限度,上半夜(初夜),下半夜(後夜),要參禪靜坐,不可以貪睡而把道業荒廢了,中夜(十點至二點)睡覺前還要誦經,因為人身難得,幾十年很快就過去了,應該懂得把握時間,不要因為睡眠的緣故,使我們一生就這樣糊裏糊塗地空過而無所得!
平常有兩句俗語:「早起三光,晏起三慌。」一早就起床,精神飽滿,任何事一下子就辦完了,如果睡到日上三竿(十一、二點)才起床,事情積得一大堆,慌慌張張地,不知該從那一件做起,很多事因此被耽誤了。附帶要勸告各位,睡覺固然需要,如今實行三八制度,每天定時睡八小時,已經非常充足。可是好多人經常睡到上午十點或是中午十二點才肯起床吃飯,晚上反而睡不著,這樣晨昏顛倒,會把身體弄壞。學佛的人,對日常生活起居應該要有規律,才能有健康的身體。
講到這裏,算是把《佛說阿彌陀經》十六位尊者都向大家介紹過了,佛的常隨眾有一千二百五十人,舉出這十六位,作為一切羅漢的代表。
如是等諸大弟子。
這包括了以上十六位等許多的大弟子。
這是總結上面所介紹的十六位尊者的一句經文。
「如是」,就是指上列十六位尊者。「等」是包括其餘所有的聞法大眾。「諸大」揀別不是小,這一些並不是普通的,都是有資格、有聲望、了不起的,許許多多的大弟子。「弟子」──簡單地說是學生、門徒、學徒。依字面解釋,學在師後,曰弟;解從師生,曰子。做老師的先念書,先學習,而後他才做老師,教導學生。以學習的程序講,老師學在前,學生學在後,就像是哥哥對弟弟,兄先弟後一般,學生比老師遲一步學習,才被叫做弟。學生的一切智慧都是由老師的啟發而產生的,好像兒女是父母所生。學佛的人,聽佛開示,啟發的智慧,正知正見,依教修持,步上成佛的大道,這一切都是依老師──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教導而生起的,所以叫做子。(平常我們對師父或任何出家人,自稱弟子,就是這個意思)。
這許多弟子,都是「內秘菩薩行,外現聲聞身」。說明白一點,這十六位尊者,表面看來,他們是羅漢,實際上,他們都是大菩薩,有的是古佛再來,有的是菩薩示現,隱本垂跡;有的甚至是他方聖眾,作不請之友,為了擁護道場,特別來做釋迦牟尼佛的弟子。總而言之,這許多的常隨眾,都是來幫助佛,作教化眾生的弘法事業。正所謂「一佛出世,千佛護持」。大家都喜歡看戲,不管是京戲、是歌仔戲,或是電視連續劇,只有一人在台上唱獨腳戲,會悶死人,除了主角以外,還得有配角,有跑龍套的,才能引起觀眾的興趣。成佛也是一樣,一尊佛到這世間來應化、來教化眾生,千千萬萬的佛、菩薩,也會跟著到這個佛土來幫忙教化。正如俗語說:「牡丹雖好,還要綠葉扶持。」是同樣的道理。牡丹稱富貴花,是百花之王,非常嬌艷,但不管它如何嬌美,如果沒有綠葉的扶持,只單獨一朵花,也顯不出它的高貴來。
人世間是講緣起的,譬如說一個很會唱戲的主角,不管是中國過去的梅蘭芳,或是台灣現在的楊麗花,雖然說他(她)們都有精湛的演技,但是請大家想一想,如果只是他們獨自一人唱獨角戲,會精彩嗎?一定會讓人覺得單調無味,必須有其他人陪襯,許多配角一起合演才好看。同樣的道理,一個道場,一個普通的團體,或是一個家庭,主而外還要有賓。我們做人,千萬不要驕傲,以為自己很了不起,任何事都不需要別人的幫忙,樣樣都以自己為是。要了解,人,不是萬能的,一個人不管怎樣能幹,總是有所欠缺,免不了會有需要別人的時候,了解了這個做人最基本的道理,才能與人和樂相處,人生也才會圓滿、自在。
到今天為止,《佛說阿彌陀經》我已經講了十二次了。實在說,「六成就」和十六位尊者,一個鐘頭就可以講完。講了十二次,《佛說阿彌陀經》可以講好幾遍了。但是我不那麼講,卻像講故事一樣的閒談閒談,還有像剛才所講的嚕囌話,是希望大家互相勉勵,在做人方面可以作為參考,不然,就算你把佛經研究得再怎樣精通,人做得不好,學佛有什麼用呢?我是抱著這個觀點講經,佛法的內容固然非常重要,但是「學佛先從做人起」,把人先做好,進一步再學佛,因為這樣,才拖拖拉拉的,直到今天才把十六位尊者講完。
并諸菩薩摩訶薩。
當時聽佛講本經的聽眾,不只是前面介紹的那十六位尊者大阿羅漢,同時在座還有許多大菩薩,他們也都來參加這個殊勝的講經法會。
「并」,是同的意思。
「菩薩」,全名是「菩提薩埵」,簡稱為「菩薩」。翻譯成中文是「覺有情」,或者稱為「大道心眾生」。
覺、覺悟;有情,包括六道所有的眾生。換句話說,不管任何眾生,只要是自己能夠在佛道上用功,追求覺悟(上求佛道──自利),又能夠把所覺悟的道理弘化,使一切眾生也都能夠覺悟(下化眾生──利他),這就是菩薩的精神。中國儒家所謂:「以先覺、覺後覺」。就是世間聖人,將自己所懂得的道理,及一切的經驗,去教導其他人。孔子也說過:「己欲立而立人、己欲達而達人」。希望自己能覺悟、能成賢成聖,也希望別人跟我們一樣,達到這高超的境界。這也是表現菩薩一部份利他的精神。但是佛教菩薩所化度的對象,他的範圍不僅是人類,而是包括了一切有情識的眾生;所希望達到的境界,不僅是人間的聖賢,而是了生脫死的涅槃。
「摩訶薩」,「摩訶」、譯為「大」,「薩」、就是菩薩,合起來講就是「大菩薩」。他們的根機大、智慧大、悲願大、境界大、能力大、所證悟的真理大、所表現的行為更偉大,所以稱為「大菩薩」。
文殊師利法王子、阿逸多菩薩、乾陀訶提菩薩、常精進菩薩,與如是等諸大菩薩。
在彌陀法會上,究竟有那些大菩薩來參加呢?現在推出四位代表來:文殊師利法王子、阿逸多菩薩、乾陀訶提菩薩、常精進菩薩等,以及其他諸位大菩薩。
第一位、文殊師利法王子。
「文殊師利」,或稱「曼殊室利」,都是印度音,譯成中文,根據華嚴宗的說法,有「妙首」、「妙吉祥」、和「妙德」三種意義:
一、「妙首」,是屬信仰的。平常說:「佛法如大海,信為能入」。佛法好像大海一般,廣大無邊,怎樣才能進去呢?唯有依靠信仰,才能進入。所以信仰是一切功德最主要的條件,有了信仰,才能親近佛法,進而產生一切功德。所以叫「妙首」。
二、「妙吉祥」,是屬修行功德方面的,文殊菩薩多生多劫,都很虔誠地去親近、去讚歎、去供養一切諸佛,同時也受一切諸佛所稱讚。一切的眾生也都樂意、歡喜親近、供養他。學佛的人,最具體的表現,就是要具足親近、讚歎、供養等行動,就等於具足了微妙吉祥的聖德,所以叫「妙吉祥」。
另有一種說法,當文殊菩薩出世時有十種不可思議的瑞相發生:(1)光明滿室,(2)甘露盈庭,(3)地涌七珍,(4)神開伏藏,(5)雞生鳳子,(6)豬生龍豚,(7)馬產麒麟,(8)牛生白澤,(9)倉變金粟,(10)象生六牙。因為有這種種的祥瑞產生,所以叫「妙吉祥」。
三、「妙德」,是代表智慧的。我們平常總是稱念「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」,文殊菩薩在所有的菩薩當中,是「大智慧第一」。佛經上說:「般若(智慧)是諸佛之母」。文殊菩薩具足大智慧,在過去生中曾經做過七佛(包括釋迦牟尼佛)的老師。因為他的智慧能夠成就一切功德,所以叫「妙德」。
根據《悲華經》的記載,文殊菩薩在因地修行時,曾經對寶藏佛虔誠地發願,要救度眾生,蒙佛授記,為他取名叫文殊。我們如果再進一步,詳細地研究他的歷史,實際上他早已成了正覺。也就是說,他在過去世已經成佛,佛號「龍種上尊王佛」,現在世在北方歡喜世界作佛,號「歡喜藏摩尼寶積佛」,未來也要在南方離垢世界成佛,佛號叫做「善現如來」。
你們聽了這許多的介紹,就知道他是古佛再來,倒駕慈航,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中示現為菩薩,跟普賢菩薩作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手,為的是要輔佐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。華藏寺大殿中央供奉的就是毘盧遮那佛,兩旁分別是大行普賢菩薩和大智文殊菩薩,合稱為華嚴三聖。
「法王子」,是菩薩的別稱。世間稱國王的兒子叫王子。《法華經》云:「我為法王,得法自在」。佛被稱為法王,菩薩是將來佛位的繼承者,所以稱為法王子。
以定義來看,所有的菩薩都可以稱為法王子,為什麼特別強調文殊菩薩為法王子呢?因為他的道德、智慧最高,所以得到這個稱號。荊溪大師云:「於法子中,德推文殊,諸經常為上首」。
羅漢中的舍利弗,菩薩中的文殊,都屬於智慧第一。在《彌陀經》最後,佛陀表示:「在五濁惡世,為一切世間,說此難信之法,是為甚難!」可不是嗎?單憑一句阿彌陀佛,就能夠往生西方,見佛聞法,得不退地,這樣的道理,如果沒有大智慧的人,是不容易接受、不容易相信的。本經特別介紹出舍利弗尊者和文殊師利菩薩,這兩位具有大智慧的弟子,而為上首,作為佐證,說明念佛法門的殊勝。
第二位、阿逸多菩薩。
「阿逸多」,譯為中文是「無能勝」。意思是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勝過他的。《悲華經》上說:「慈氏菩薩發願於刀兵劫中,擁護眾生。」這位菩薩常常修「慈心三昧」,以慈心對待一切眾生。任何人的慈悲之行,都沒有可能超過他的,所以叫做「慈無能勝」。
他是誰呢?他就是坐在我們山門口的那位「彌勒菩薩」。「阿逸多」是菩薩的名,「彌勒」是他的姓,彌勒譯為中文是「慈氏」。為什麼會被稱為慈氏呢?研究了幾部經典,歸納起來,具有三種意義:
一、從他的母親方面說,「母性慈故,因名慈氏。」本來他母親的性情很暴躁,自從懷孕了彌勒之後,性情變得特別親善、慈悲,為了這個緣故,彌勒稱為慈氏。
二、從他的父親方面說,《彌勒上生經疏》云:「其慈者,父王本姓。」他的父親本來就姓慈氏,從父姓,這是理所當然的事。
三、從他本身方面說,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》(卷三)云:「彌勒菩薩法王子,從初發心不食肉,以是因緣名慈氏,為欲成熟諸眾生。」彌勒菩薩為了要教化,救度眾生,免除一切眾生的痛苦,從最初發心就持長齋,從來都不食肉,多生多劫都是這樣修持「慈心三昧」的法門,因為這個緣故,所以才稱為慈氏。
我的老師慈航菩薩,有一個別號叫慈氏,他的相貌、體態,都跟彌勒菩薩相似,也許是彌勒菩薩再來。當時我們所住的寺院,就稱為彌勒內院、即是現在彌勒菩薩所居住的地方。
彌勒菩薩現在居住在兜率天內院,他的地位是「補處菩薩」,當來下生繼承釋迦世尊的佛位,為賢劫千佛中的第五尊佛。當第十減劫(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),人壽八萬歲時,才下生人間,在華林園龍華樹下成道,開三次大法會,度脫上中下三類根機的眾生,這是一般所謂的「龍華三會」。這在《彌勒下生經》及《增一阿含經》(四十四)中有很詳細的敘述。
目前我們所供奉的彌勒菩薩,都是他的應化相。梁武帝時代,他應化為傅大士,武帝非常尊敬他。中國五代時,他應化於浙江奉化縣,綽號布袋和尚。他的個子大、肚皮大、耳朵大,手裏經常拿了一個大布袋,誰也不知道他的姓名,人人都稱呼他為布袋和尚。他逢人就乞化,化來的東西一股腦兒裝進他那口乾坤袋,遇到小孩子就分散給大家結緣。
彌勒菩薩的禪機很多,曾經做過好多偈頌。他說:「是非憎愛世偏多,仔細思量奈我何?寬卻肚皮須忍辱,豁開心地任從他」。世間就有這麼多是非憎愛的現象,仔細的想想看,對我們又有什麼關係呢?計計較較,又有什麼用!倒不如放寬肚皮,豁開心胸,萬般煩惱都不必去管,任由它去好了!上次我們拜千佛,聽過浩霖法師講:「皆大歡喜」,他為我們詳細介紹彌勒菩薩肚皮大,總是臉帶笑容的原因。這就是他忍辱的功夫,修持的法門。所謂大肚包容,肚大包容量也大,總而言之,世間的是非人我,一切叫我們難忍的,他都能忍;難受的,他都能受。談到忍辱的功夫,這倒是一個處世的好法門。
我們佛門中有寒山和拾得這兩位出家人。有一次,他們的對話中談到彌勒菩薩,說明彌勒菩薩是怎樣做人的,值得我們作為參考。
寒山問拾得曰:「世間謗我、欺我、辱我、笑我、賤我、騙我、如何處治乎?」拾得云:「只是忍他、讓他、由他、避他、耐他、敬他、不要理他,再待幾年,你且看他。」寒山云:「還有甚訣可以躲得?」拾得云:「我曾看過彌勒菩薩所寫的偈,你且聽我唸。偈曰:老拙穿衲襖,淡飯腹中飽,補破好遮寒,萬事隨緣了。有人罵老拙,老拙只說好,有人打老拙,老拙自睡倒。涕唾在面上,隨他自乾了,我也省力氣,他也無煩惱,這樣波羅蜜,便是妙中寶,若知這消息,何愁道不了?……」
寒山問拾得做人的道理:「世間的人實在太不像話了,明明沒有那樣做,卻要毀謗我、有的欺負我、有的侮辱我、譏笑我、輕視我、甚至對我非常的作賤、討厭我、欺騙我、這麼多的人都在打擊我,我應該怎樣去對待他們呢?」拾得回答說:「世間一般人遇到這種遭遇,一定會想到報復,這個要不得。學佛的人,千萬不要有報復的念頭。不管人家是罵你也好,打你也好,都不要懷著報復的心態。那麼,應該怎麼樣呢?忍他!要知道,小不忍則亂大謀。世間人常常為了一點小事,因為不能忍的緣故,弄得不可收拾。遇到被人欺負的時候,讓他三丈遠、由他去、還是躲避他、忍耐他、不要理他,試試看特別尊敬他、讓他自己感到慚愧。老實說,你這樣做並不是吃虧。他現在有錢有勢,有優越的條件,但是世間是無常的,他現在可以欺你、打你、罵你、等過幾年,再看看,看看他的收場如何!是不是還這樣氣焰凌人呢?佛教是講因果的,我們不可能永遠這樣受人欺侮,永遠吃虧的!」
寒山說:「你說的這幾個辦法實在是太好了。可是你叫我躲他,有時真是麻煩,明明不去惹他,他卻要欺上頭來,你叫我怎樣躲呢?你還有沒有更好的秘訣?」
拾得回答說:「我過去曾經看過大肚子的彌勒菩薩寫的一首偈,你就聽我念吧:『我這個不中用的老人,穿得破破爛爛的,每天粗茶淡飯,混飽肚子就夠了,更別說是山珍海味。衣服雖然破,補好後依舊能遮寒,不受凍就滿足了。世間一切是非人我都隨緣,什麼事都無所謂,不必太計較。有人罵我老粗不中用,我就歡歡喜喜地告訴他罵得好!有人想打我,我就自己倒在地上,任由他隨意打,打到他手酸無氣力,累了,自然會自己停下來不再打。有人把囗水吐到臉上來,不必去擦它,任由它乾掉就算了。為什麼要這樣做呢?因為你跟他相打相罵,兩個人都辛苦,真是自尋煩惱。任別人打也好,罵也好,吐口水也好,我就是無動於衷,他自然會感到無趣,而自動停下來,這樣他既不辛苦,我也沒煩惱,這樣的人生不是很自在,很痛快嗎?佛教的六波羅密中,忍辱波羅密是最高的境界。你修這種到彼岸的功夫,是最寶貴、最微妙的,如果能修到這種程度,那裏還愁不能夠了道呢?』」
學佛辦道,不一定要拜佛、念佛、念經、持咒,先把人做好,把忍辱功夫修習圓滿,再進一步學佛、覺悟、斷煩惱,成佛也就快了!大家可能會說:話雖然是這樣說,可是「說時似悟,對境還迷」。大話誰都會說,假如真正被人家罵一句,一定要回他兩句。奉勸各位學佛的人,要時時學習彌勒菩薩的大肚包容,能容忍,能忍讓,身心自然舒泰自在!
因為講到彌勒菩薩,所以把彌勒菩薩講過的話,做人的作風介紹給諸位。雖然說,彌勒菩薩還有千千萬萬年才會到人間來成佛,其實彌勒菩薩經常在人間示現,我們常念到:「彌勒真彌勒,分身千百億,時時示時人,時人自不識!」彌勒菩薩時常應化世間,只是我們不認識而已。他經常在我們的身邊示現,只要有人跟他一樣,具有無上的包容雅量,就是菩薩的化身,我們就應該向他學習。
第三位、乾陀訶提菩薩。
「乾陀訶提菩薩」,譯為中文是「不休息菩薩」。為什麼叫做不休息菩薩呢?學佛最後的目的是希望成佛,佛道深遠,絕不是一般小小的根機,或是微小的行持,就能輕易達到目的的。乾陀訶提菩薩為了完成佛果,自從發菩提心以來,經歷恒河沙劫,每天不休不息地廣修六度萬行,救度一切眾生。
在《思益經》中對乾陀訶提菩薩的介紹說:「恒河沙劫為一日夜,三十日為一月,十二月為一歲,過千百萬億劫,得值一佛,如是值恒河沙,行諸梵行,修習功德,然後授記,心不休息,故號為乾陀訶提。」假使把恒河沙劫這麼長久的時間當成一日一夜,三十天是一個月,一年有十二個月,經過了千百萬億劫久遠的時間,才有遇見佛出世的機會,漸漸地一天天修持淨法,及積集功德,再經過了無量數的佛為他授記,最後才能成佛。這種不休不息、無懈無怠的精神,所以叫做「乾陀訶提」。
圓瑛大師所著《圓瑛法彙》,其中有一部《彌陀要解講義》講到:「世界無邊塵擾擾,眾生無數業茫茫,愛河無底浪滔滔,故此菩薩不休息。」無量無邊的世界,被許許多多的塵埃(煩惱)擾擾不息。六道中無盡的眾生,從早到晚不停地起惑造業,所造的業猶如大海一般地蒼茫無際。俗語說,愛不重不生娑婆。眾生受到無底江河般的愛欲無明煩惱所迷惑,在滔滔大浪的生死海中頭出頭沒,輪迴不息,沒有了期。乾陀訶提菩薩為了救度眾生早成佛道,就不能休息了。
第四位、常精進菩薩。
「常精進菩薩」,「常」,是恒常;「精」,是精而不雜;「進」,是進而不退。這位菩薩從早到晚,都是專心一意地用功、恒常不斷地為自己、為別人,實行「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」的大願,所以叫「常精進菩薩」。
常精進、有兩種意義:
一、自利,利益自己。從自修方面說,要修善去惡。時時向好的方面去修持,讓所有罪惡的行為都停止下來。佛教有一個術語叫「四正勤」:沒有生起的善心,要令它增長;已經生出了善心,要好好保持;沒有生起的惡念要預防;已經生出的惡念,要趕快消滅。
二、利他,幫助他人。對別人方面說,要度生不倦。時時刻刻都要救度眾生,從不會覺得疲倦,不會感覺辛苦。《寶積經》說:「此菩薩,為一眾生,經無量劫,隨逐不捨,猶不受化,曾無一念棄捨之心。」這位常精進菩薩是怎樣不倦地救度眾生呢?為了要度化任何一個眾生,雖然經過了無量無數劫的時間,仍然窮追不捨,永遠跟隨著眾生。縱然這個眾生仍頑固地不受教化,一般人總會退心,但是菩薩還是不忍生起一念棄捨心,還是時時刻刻想盡方法去教化他。這種度生的精進心,可算達到了極點,所以稱為「常精進菩薩」。
上面講到的這兩位菩薩,一位名「不休息」,一位名「常精進」;常精進,必定是不休息的,因此,這二位菩薩,名稱雖然不一樣,而他們的德行,可算是一致的!
參加彌陀法會的菩薩很多,為什麼只列出這四位菩薩作為代表呢?《彌陀經》是提倡念佛,求生極樂的淨土法門。念佛,說起來雖然簡單,行起來並非那麼容易,尤其是講到極樂世界種種的殊勝,更是不可思議,最為難信,一般人極不容易接受,必須具備很大的智慧,才能發起真實的信心,因此,正如阿羅漢是以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為上首一般,菩薩就以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為首席代表。彌勒菩薩曾經歷劫修持,而且證得「慈心三昧」,他發大願要救度眾生,更是位居補處地位,將繼釋迦牟尼佛下生到娑婆世界來教化眾生,基於這個原因,所以第二位就以他為代表。淨土法門不僅是口頭上講,或是信仰、發願就能夠有成就的,最主要的是能切切實實地力行,所以第三、第四位就以不休息菩薩,常精進菩薩做為代表,告誡我們只要具備不懈怠、常精進、不休息的精神,一心一意地,時時刻刻不停地念佛,將來一定能往生極樂淨土。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,接引眾生往生淨土,只要具備信、願、行三資糧,確定可能往生西方。四位菩薩正好是三資糧的實行者,所以才特別舉出他們做為代表。
與如是等諸大菩薩。
與其他的跟他們一樣的大菩薩們。
介紹了四位菩薩,就來個總結。「如是」,是承接上面的文字,指文殊師利菩薩、阿逸多菩薩、乾陀訶提菩薩、常精進菩薩而言。「菩薩」,是指其餘一切在座的諸大菩薩:如普賢菩薩、觀音菩薩等。「等」,包括了諸位大菩薩。
彌陀法會的聽眾,前面已經講過的十六位尊者是小乘聲聞眾;現在又講完四位菩薩,屬大乘菩薩眾,接下去我們再介紹第三類的聽眾:天人眾。
及釋提桓因等,無量諸天大眾俱。
還有釋提桓因等無量無邊,不可計算的諸天大眾。
「釋提桓因」,也是印度文,譯為中文是「能天主」。他就是佛經中常常講到的忉利天的天主,平常我們簡稱為「帝釋天」,是世俗所稱的「玉皇大帝」,也就是一般宗教所謂的「上帝」。他過去生中,修集了許多褔德,具足了能為忉利天天主的德行,所以叫「能天主」。
佛教所講的天,計有三界(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)二十八重天:欲界六天、色界十八天、無色界四天。欲界六天的第二天,名叫忉利天,在須彌山頂。忉利,譯成中文是「三十三天」。所謂三十三天,不是指三十三層,而是從平面說,須彌山頂中是善法堂天,為帝釋天主所居住,就是忉利天,東、西、南、北四方各有八天,合起來共有三十三,所以叫做三十三天。
佛經中有一段典故:過去迦葉佛時代,有一位女子,非常貧窮。(相傳是摩揭陀國婆羅門,名憍尸迦)。她在迦葉佛將入滅度時,生出善心,發願要造塔供養迦葉佛,只是她太窮了,經濟能力不夠,到處請人幫她完成這個願望,剛好另外有三十二位女人,也有這個願望,就共同發心,出錢出力,集合大家的力量,終於完成了她建塔供佛的心願。由於這種善業,不可思議的功德,她死後就升到天上,做了忉利天王,其餘的三十二位女人,也環繞在她的四週,各自成了三十二天的天王,一切都歸帝釋所統領管轄。「等」,就是指這三十二位天王。聽了這段典故,我們可以知道,建塔造廟的功德,是何等地不可思議!平常我們聽到人家要建塔造廟,如果能發心隨喜,功德也是不可限量的。
「無量諸天大眾俱」,佛教講到天,真是太多了,簡直是不可計算的。剛才所講的三十三天,只是欲界六天的第二層而已。不過總結說來,就是三界二十八天。
「欲界」六天:是一層一層上去的。包括:一、四天王天(根據佛經上說,是在須彌山半腰):中國大陸的大叢林,第一殿普通是供奉「哼哈二將」,第二進是「天王殿」,供奉了「東方持國天王」、南方「增長天王」、西方「廣目天王」、北方「多聞天王」等四大天王。平常我們普佛,稱念「護世四王」,就是指這四位保護世間的大護法神。二、忉利天(在須彌山頂):就是剛才講過釋提桓因居住的地方。三、夜摩天,四、兜率天,五、化樂天,六、他化自在天。這六層天,都屬「欲界」,因為生到這六層天的人,具有男女的情慾,所以叫做「欲界」。
「色界」分四禪十八天:一、梵眾天、二、梵輔天、三、大梵天(初禪三天);四、少光天、五、無量光天、六、光音天(二禪三天);七、少淨天、八、無量淨天、九、偏淨天(三禪三天);十、福生天、十一、福愛天、十二、廣果天、十三、無想天、十四、無煩天、十五、無熱天、十六、善見天、十七、善現天、十八、色究竟天(四禪九天)。大凡生到這色界十八層天的天人,只有男性沒有女性。自然沒有男女情慾的存在。不過那些人的身體顏色和形狀仍然可以看得見。
「無色界」有四天:一、空無邊處天,二、識無邊處天,三、無所有處天,四、非想非非想處天。住到這最高的四層天上的人,已經沒有形色可見,完全是精神狀態,所以叫做「無色界」。
以上統計有二十八天,都叫做「天道」。佛經中所說的三界,就是這裏所說明的「欲界」、「色界」、「無色界」。
「無量諸天」,是指天的數量多得很,從豎的方面說,有二十八重天;從橫的方面說:忉利天就包括了三十三天,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天道,真是不計其數,所以叫做「諸天」。
「大眾俱」,來聽《佛說阿彌陀經》的,除了無量諸天的天王、天人以外,還有無數的「大眾」。包括了「天龍八部」和「六道」。
「八部」:包括:一、天:就是前面講到的三界二十八層天,是光明自然的意義。二、龍:龍有很多種,這裏是指興雲作雨對世間有益的龍。三、夜叉:勇健鬼,(身體強壯的鬼),能在天空飛行,是看守天宮的神。四、乾闥婆:嗅香神,他不噉酒肉,以聞香為食。他是帝釋的音樂神,專管天上的音樂。五、阿修羅:無端正,就是醜陋的意思。又譯為非天。有天人的褔報,沒有天人的道德,常與帝釋戰鬥,在胎、卵、溼、化四生都有種族,分歸人、鬼、畜、天四趣所攝。只要是有很大的瞋心,都屬於這一道。平常人類中瞋心比較重的,我們就會說他是阿修羅。六、迦樓羅:即金翅鳥神,一舉能飛萬里,以龍為食。七、緊那羅:疑人、非人似人,頭生一角,亦為帝釋的歌伎神。八、摩侯羅伽:大蟒神。這八部都是屬於善良的護法神,每當佛陀講經時都會到場,一方面是聽佛講經說法,一方面是來護持道場。
「六道」:天、人、阿修羅、畜生、餓鬼、地獄。關於六道,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,我就不再多講了。
你們也許會懷疑,人聽經是可能的,但是墮到地獄中的眾生,被業報所繫,那裏可以出來聽經呢?這疑問是對的。可是你們要知道,佛講經說法時,他的音聲,他的光明,是通達無礙,無處不到的,所以佛陀講經,在地獄的眾生也是可以聽到的。佛光普照,三千大千世界,光明也會照到地獄去,使地獄的眾生也有聞法的機會。
以上已經將彌陀法會所有代表性的聽眾,不管是小乘的十六尊者,大乘的四位菩薩,所有的天龍八部、六道眾生,都一一介紹過了。以下我們就要正式講到西方極樂世界,以及那裏的彌陀教主和人民等等一切的情形了。
(二)別序
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。
那個時候,佛陀是這樣告訴長老舍利弗的。
「爾時」,那個時候。每部佛經開始六種成就之一的「時成就」。當具足了有講經的佛陀、有時間、有信仰、有聞過法的、有聽眾、有處所等六種成就的時候。也就是大家集合在一起,準備聽釋迦佛講《佛說阿彌陀經》的時候。六成就是通序。所有佛經都是以這種形式為開始。
從這裏開始是「別序」,也稱為「發起序」。提出了發起講《佛說阿彌陀經》的因緣。每部經都有發起的因緣,例如:《法華經》開始時,釋迦佛從眉間放白毫相光,現一種祥瑞的光明而啟開一乘大教;又如《維摩經》因維摩居士自己稱病示疾,佛陀派遣弟子及諸位菩薩去慰問而展開了《維摩經》中「不二法門」的說法;我們平常常念的《金剛經》因須菩提啟請佛陀,佛為他說法。很多經典都是弟子請問在先,然後佛陀才宣說,唯有這部《佛說阿彌陀經》是例外,既沒有任何弟子們請問,也沒有任何信徒的請教,而是釋迦佛自動地講了出來,所以是一部「無問自說」的經典。
「佛告」,告,告訴。一切佛經中,上對下說話稱為「告」,下對上說話稱為「白」,如「須菩提白佛言」,這是文言文表示尊卑的分別。為什麼沒有人請問,釋迦牟尼佛會自動說這一部經,直接告訴舍利弗這一個法門呢?念佛往生是非常殊勝、非常不可思議的圓妙法門,可以說是三根普被,橫超三界。末法時代的眾生,一般對這法門,既不容易接受,也不知道從何問起,自然不容易解脫。釋迦牟尼佛深具大悲心,憐憫眾生根機太鈍、智慧淺薄、業障深重,所以自動提示這個方便法門,因此不等待弟子請問,而自動宣說這部《佛說阿彌陀經》。
前面介紹聽眾時,不只是大阿羅漢,還有許多大菩薩在座,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單獨告訴舍利弗,而不告訴其他的聲聞弟子或菩薩呢?持名念佛的殊勝法門,如果沒有大智慧的人是不容易接受,不容易信仰的,舍利弗年高德劭,在僧團中他是一位資格最老的大阿羅漢,在十大弟子中列為「智慧第一」,具備了這麼優越的條件,所以釋迦佛才特別很親切地呼喚他的名字。本經從這裏開始,一直到全部經的結束,釋迦佛曾經一而再、再而三,親切地呼喚他三十六次,主要是提醒他注意聽,在座的大眾當然也同樣聽到。為此舍利弗算是《佛說阿彌陀經》的「當機眾」,不必再叫別人了。
從是西方,過十萬億佛土。
從我們這個娑婆世界,往西方太陽落山的地方過去,經過十萬億佛土這麼遙遠的地方。
這是標明極樂世界的方向和距離。
「從」,「自」或「由」的意思。
「是」,指我們這個娑婆世界(娑婆,中文是堪忍的意思,就是生在這個世界的人,堪能忍受一切的痛苦)。從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就叫做「從是」。
「西方」,從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位置,向太陽落山的西邊過去,就是往極樂世界的方向。
「十萬億」,是說明極樂世界與我們這個世界的距離,到底有多遠呢?有十萬億佛土這麼遙遠。十萬億:個位、十位、百位、千位、萬位、百萬位、千萬位、……等數下去,應該是一列十四位數的數字,簡直是一個天文數目了,絕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、所能了解的。
「佛土」,每一尊佛所教化的一個世界。每一尊佛都有各自所教化的教區,平常我們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,即是每一尊佛教化的範圍,這裏是指阿彌陀佛教化的極樂淨土,與我們這個世界的距離。
什麼叫「三千大千世界」呢?這是佛教專有的名詞。佛經上告訴我們,以須彌山為中心,四邊環繞四大部洲(東勝神洲、南贍部洲、西牛貨洲、北俱盧洲),同一個日月星系所成的範圍,稱為一小世界。(須彌山是佛教專有的名詞,又稱為妙高山,是由四寶所成,高度達八萬四千由旬,一由旬是四十華里,屬於佛教的世界觀。佛誕生於印度,當佛未成佛前,印度就有這種傳統的說法,佛陀為了方便教化眾生,時常利用印度當時的名詞,現有的說法,來解釋佛法,讓聽眾容易了解。須彌山究竟在什麼地方,是不是在我們這個世界,有關這種種問題,我們只能以信心接受,不一定完全承認,也不可以完全否認,我只是以一般的說法,來提供大家了解一下。)集合一千個小世界,稱為小千世界;再集合一千個小千世界,構成一個中千世界;一千個中千世界,構成一個大千世界。說明白一點,一千個小世界,累進千倍成為一個中千世界,再由中千累進千倍而成為一個大千世界,所以大千世界是經過三次千數的累進而成,因此稱為三千大千世界。其實只是一個大千世界。每一個大千世界就是一個佛土,也就是一尊佛的教化區。
宇宙間,大千世界有無量無數。我們居住的這個大千世界,總稱為「娑婆世界」。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,所教化的區域,以豎的來說,是三界導師。(不管是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一切眾生都是他教化的對象。)從橫的來說,包括了三千大千世界,所有的眾生。我們所居住的南贍部洲,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。釋迦牟尼佛以及其他佛教教主所教化的對象,是那麼多,所教化的範圍,又是這麼大。佛陀們的教區,又是如何的廣博。過十萬億佛土,就是從我們這個世界,一直向西去,經過十萬萬萬個三千大千世界,才能到達西方極樂世界,可見極樂世界是在一個多麼不可想像的、遙遠的地方。
有世界,名曰極樂。
有一個名叫極樂的世界。
「世界」,「世」,是世代,約時間而言,是豎說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時際。「界」,是界限,約空間而言,屬橫說,東西南北四維、上下,十方的國土。有時間所累積起來的歷史,有空間所容納的山河大地,便成為一個世界。
「極樂」,梵語是「須麾提」,譯為中文是「極樂」。或者譯為安樂、安養、清泰,雖然各位法師翻譯的名稱不一樣,但意義卻都是差不多的。
極樂世界的「依」、「正」二報,不管是阿彌陀佛,不管是國中的人民,不管是國土環境,都是非常清淨殊勝而且莊嚴的,永離眾苦,人間天上所有的快樂,都比不上它的萬分之一,是極安樂的勝境,所以叫做「極樂世界」。
本來十方的佛土,都具備四土(凡聖同居土、方便有餘土、實報莊嚴土、常寂光土),都有淨穢的分別。唯有極樂世界的四土,都是屬於清淨的。這完全是阿彌陀佛,不可思議的信願和功德所感而成就、獨一無二的,所以稱為極樂世界。
這一個極樂世界離我們的世界,有十萬億佛土的遙遠。可能有人會認為,極樂世界既然離我們那麼遙遠,我們想生到那個國土去,豈不是太遠了嗎?是的,以我們凡夫的肉眼和心境來說,的確是這樣的。凡夫的心胸太狹小,以一般肉眼所見的距離,對十萬億佛土,難免不感覺到遙不可及,可是當我們有修持,淨業成就時,臨終一心不亂,如入禪定,極樂近在咫尺,眼前就是樂邦。所以古德說;「臨終西方境,分明在目前。」那裏會遠呢!我們再以「唯心淨土」、「自性彌陀」來說,那更談不到什麼遠近之分了。這個道理我們應該可以體會得到,譬如說:現在我們要到碧瑤去,坐車需要六個小時才能到達,如果意念一想,就不需要那麼長久的時間,只要閉目一想,碧瑤的景色、一草一木,彷彿就在眼前。又如我只要提到南海普陀山,相信南海普陀山的景象,立刻就會浮現在曾經去過南海朝山的善友眼前;進一步說,如果到過美國的善友,一想到美國,心中必定會立刻現出美國的形形色色。無論什麼地方,一念之間,隨時都能到達。這種「唯心淨土」的現象,相信大家多多少少,都有些微的體會。深一層來說,念佛念到一心不亂,想到西方,隨時就到了,那裏會遠呢!
有一些沒有善根,毫無信仰的人,對西方極樂世界的存在,難免不打個問號,感到好笑。他們認為那是一種神話、一種理想。將這種理想國虛構在十萬億佛土之外。有誰見到?我們沒有見過的東西,拿不出什麼證據來,誰能相信?對,這樣的說法,不無道理。可是我們舉一個例來講:大家念過歷史,知道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史實,當哥倫布沒有發現新大陸之前,誰相信在大西洋的彼岸,還有一個美洲的存在呢?可以說誰也不相信吧!從前,當海陸空的交通尚未發達時,彼此不相往來,有誰相信世界上有五大洲,恐怕也認為是虛構的吧?現在科技進步、交通發達,不但知道有美國、有德國、有法國,還可以坐飛機、乘總統號輪船,到美國、到德國、到法國去,甚至可以環遊世界。因此我們千萬不能一味固執:「因為看不見,我們就不能相信。」許多科學家、學者,凡事都要有證據,才肯相信。看不見的,就不肯相信。人生在世,沒有見過而的確存在的,實在太多了。請問,你們如果沒有見過曾祖父、高曾祖父、以及世世代代的祖先,難道就不承認所有的祖先嗎?有人說,美國有一個城市叫紐約,那裏都是高樓大廈,有一幢一百一十層的摩天大樓,坐電梯一眨眼間就立刻上到頂樓,如果沒有親身經驗過,難道就可以以為是神話,就不相信嗎?可是到過美國的人,經歷了那種境界,就知道的的確確是事實。
釋迦牟尼佛在兩千五百多年前說:宇宙間有無量無數的世界,一缽水中有八萬四千的微蟲。從前科學尚未萌芽的時代,這種驚奇的說法,有幾個人相信?也一定會譏為神話,是迷信。可是科學發達以後,天文學家透過望遠鏡,證明太空中有無量無數的星球,每個星球都是一個世界。生物學家從顯微鏡去觀察水滴,也肯定了水中有肉眼見不到的,千千萬萬的微生物存在。我們以這種新知識,可以很清楚地知道,釋迦佛的智慧、眼光,跟我們不一樣。我們凡人的眼光太短,智慧有限,那裏了解佛陀看到的境界呢!在太空中,整個宇宙間,離我們十萬億佛土這麼遙遙的地方,真正是有西方極樂世界的存在,只是我們的智慧淺薄,不能了解,如果我們成了佛,就一目了然。佛是先知先覺,一定不會錯的。
講到離我們十萬億佛土,有一個西方極樂世界,身為宗教徒,尤其是學佛的人,只有以信心來接受,不可懷疑。西方極樂世界一定是有的,釋迦佛是真語者、實語者,絕對不會欺騙咱們。大家只要深具信心,虔誠地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,達到一心不亂,有了這份本錢,將來就一定能生到極樂世界去。不過,我們縱然相信有極樂世界,假使沒有修持,沒有念佛,也無法往生的。正如你相信有一個紐約,也知道有那麼一幢摩天大樓,但是沒有旅費,也到不了那裏。所以學佛修淨土的人,必須虔誠地念佛,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是毫無疑問的。
其土有佛,號阿彌陀。
西方的極樂世界中,有一尊佛在那裏教化眾生,他的聖號叫阿彌陀。
「其土」,就是指那個西方的極樂世界。
「有佛」,既然有了西方極樂世界,必定有一尊佛在那裏教化眾生,所以說「有佛」。
那尊佛究竟是誰呢?就是阿彌陀佛。阿彌陀佛,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的「萬德洪名」。
關於阿彌陀佛的聖號,前面解釋經題時,已經講過很多;後面正文裏還會有詳細的解釋,現在就暫時不多作解釋。
今現在說法。
現在這個時候,阿彌陀佛也正在極樂世界,為當地的眾生宣講佛法。
「今」,就是現在這個時候。也就是釋迦牟尼佛講本經的時候。
「現在」,揀別不是過去或未來。是當釋迦佛講《彌陀經》的時候,阿彌陀佛也正在極樂世界為當地的眾生開示佛法,所以說「今現在說法」。
我們更應該了解,所謂現在說法,不只是釋尊正在說這部《佛說阿彌陀經》時稱為現在,就是釋尊剛出世的當兒,甚至末出世的十劫以前,也可以稱為現在,因為那時阿彌陀佛早已成佛,在西方極樂世界說法了。還有釋尊成佛以後只說了四十五年的佛法,八十歲圓寂,離開現在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了。從他圓寂,直到今天,乃至末來,都可稱為現在。為什麼呢?因為《華嚴經》及《萬佛名經》都說娑婆世界一劫的時間,雖然有好幾千萬萬年,可是只等於極樂世界的一晝夜,這樣算來,釋尊說這部《彌陀經》時,雖然距離現在已有兩三千年,但如果與極樂世界的時間相比較,恐怕還不到蓮邦的一分鐘呢!可見阿彌陀佛還是一直不停地在說法。
西方的聖境,不只是阿彌陀佛獨自在那兒說法,還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法力,使得水鳥風樹,也同時在那裏演說妙法。所以說到了西方極樂世界,時時刻刻可以聽到法音宣流。《無量壽經》云:「彼國蓮華出無量光,光中出無量佛,一一諸佛皆說妙法。」西方極樂世界所開放的蓮花,發出無量的光芒,無量的光明中,變化出無量諸佛,無量諸佛同時在那裏說法。這種境界真是不可思議。所以「今現在說法」,就是說明在西方極樂國中,法音是不停地傳播著,阿彌陀佛與無量化佛,同時在那裏說法。你們想想,如果能生到那裏去,晝夜六時,聽聞佛法,環境是如何優美,又是多麼大的福報呀!
古時有一位大德,曾經寫了一首偈悲歎道:「佛在世時我沈淪,今得人身佛滅度;懊惱自身多業障,不見如來金色身。」當釋迦佛在印度出生,出家修道成佛講法時,我們不知沈淪在那一道中,沒有福報能聽佛親自開示佛法。人身難得,現在有幸得到人身,可是釋迦佛已經入滅兩千多年了,僅有像法存在,想起來,真是令人既懊悔、慚愧又苦惱,深深感歎自己的業障深重,沒有福份生逢佛世,無法親眼見到佛陀的丈六金身,親自聽他開示說法。雖然說,彌勒佛會當來下生,可是還不知要到幾千萬萬年才能出世。我們生在這個末法時代,何時才能親睹佛身,親聞佛法啊!
如此說來,我們豈不是與佛無緣嗎?如今聽到《佛說阿彌陀經》,經中告訴我們阿彌陀佛現在還在西方極樂世界不停地說法,可以說是現在真正的活佛。我們假使能發願、深信、力行,將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就可以聽到阿彌陀佛親自為我們說法。所以說修持淨土法門,是很難得,最好、最殊勝、最方便的,應該好好地把握住,切莫錯過!
本經主要是以信、願、行,三資糧為宗旨。這一段簡單的別序,包含了勸導信願行的意義:
一、勸信─「有世界名曰極樂,其土有佛號阿彌陀」:這是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說。從這兩句就告訴我們,有世界、有佛,一切都是實實在在的,所以我們必須深深信仰,不可懷疑。
二、勸願─「極樂世界」:有關極樂世界,我們已經介紹了很多。那裏的境界殊勝、清淨、莊嚴。我們生在這個充滿痛苦的娑婆世界,應該有出離心,嚮往那殊勝的清淨國土,所以釋迦佛勸我們應該要發願,希望將來能生到那個世界去。
三、勸行─「阿彌陀」:是標出西方極樂世界教主的萬德洪名。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,其中之一就是:所有眾生,只要能專心一意持念他的聖號,達到一心不亂,就可以往生。釋迦牟尼佛勸我們不僅要深信、要發願,進一步還要時時刻刻念阿彌陀佛的聖號。這一句就是勸我們要力行。
以上已經把《佛說阿彌陀經》的序分講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