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		聖嚴說禪 聖嚴法師著
		的评论
		  [发表评论]
	 第 13 楼  匿名 
					发表于
					2023-7-3 14:23:28 
					不揀擇,也是一種揀擇。道無所不在,條條大路通羅馬,不糾纏於揀擇,接受即可。
					 第 12 楼  匿名 
					发表于
					2016-8-12 3:18:11 
					我原本也像你這樣質疑六祖慧能順水推舟的提偈 可是執著在這問題上 論誰輸誰贏 誰高誰低 不也同樣就落入 自尋煩惱的「有」菩提之心嗎 兩位大師 神秀或慧能其實都是在教我們 用心去體察 實踐 無分別的心 與空的境界 第 11 楼  匿名 
					发表于
					2016-8-2 22:07:58 
					好書
					 第 10 楼  匿名 
					发表于
					2016-7-28 18:10:09 
					所以五祖拿草鞋抹去啊!一忌峰芒太露、一也避凡夫俗子以為不必再修行了,閣下以為如何?
					 第 9 楼  匿名 
					发表于
					2015-4-10 13:40:15 
					能大師 心中無嗆 沒有神秀沒有惠能 本來真面目而已 第 8 楼  匿名 
					发表于
					2015-1-1 13:29:35 
					其實六祖慧能在作偈前已給五祖弘忍考試過了,當時六祖的答案是(人有南北但佛性没有南北之分)这足證明六祖所悟之道了。
					 第 7 楼  匿名 
					发表于
					2015-1-1 13:29:35 
					其實六祖慧能在作偈前已給五祖弘忍考試過了,當時六祖的答案是(人有南北但佛性没有南北之分)这足證明六祖所悟之道了。
					 第 6 楼  匿名 
					发表于
					2014-10-13 16:49:12 
					何必呢
					 第 5 楼  納悶 
					发表于
					2014-9-30 13:19:36 
					多年來一直納悶? 1、「惠能」的偈全是順著「神秀」的偈而反駁?沒有神秀能哪來惠能? 2、為何一個只是「嗆人」的畿子,反而視為開悟? 如同很多事,要提出正面建議不易,但要順著別人的思考予以批判找漏洞, 著實容易許多… 這是我多年一直納悶的 第 4 楼  匿名 
					发表于
					2013-5-26 8:59:48 
					“智慧与慈悲两个标准”出处何在?有没有具体说明? 谢谢!
					 第 3 楼  匿名 
					发表于
					2012-6-24 21:46:37 
					請問有pdf版下載嗎?
					 第 2 楼  K 
					发表于
					2011-12-11 12:35:10 
					師兄 :真的對不起!如法實踐這篇文章找不到留言告知,感恩轉貼,如有不對,敬請告知,必定刪除,不再打擾,謝謝!
					 第 1 楼  匿名 
					发表于
					2011-12-11 11:54:35 
					師兄 : 早安!感恩轉貼, 頂禮聖嚴法師的教誨,終身受用,末學愚昧, 不懂怎樣在yahoo blog裡連結, 只好在網誌上註明七葉佛教書舍的網誌,對不起!敬請見諒,在本書舍,獲益良多, 感恩善知識無私奉獻, 功德無量! 祝 法輪常轉, 生活自在!
					 
 | 
		热门评论
	  納悶 发表于 2014-9-30 13:19:36 多年來一直納悶? 1、「惠能」的偈全是順著「神秀」的偈而反駁?沒有神秀能哪來惠能? 2、為何一個只是「嗆人」的畿子,反而視為開悟? 如同很多事,要提出正面建議不易,但要順著別人的思考予以批判找漏洞, 著實容易許多… 這是我多年一直納悶的  匿名 发表于 2016-8-12 3:18:11 我原本也像你這樣質疑六祖慧能順水推舟的提偈 可是執著在這問題上 論誰輸誰贏 誰高誰低 不也同樣就落入 自尋煩惱的「有」菩提之心嗎 兩位大師 神秀或慧能其實都是在教我們 用心去體察 實踐 無分別的心 與空的境界  匿名 发表于 2016-8-2 22:07:58 好書  匿名 发表于 2015-1-1 13:29:35 其實六祖慧能在作偈前已給五祖弘忍考試過了,當時六祖的答案是(人有南北但佛性没有南北之分)这足證明六祖所悟之道了。  匿名 发表于 2016-7-28 18:10:09 所以五祖拿草鞋抹去啊!一忌峰芒太露、一也避凡夫俗子以為不必再修行了,閣下以為如何?  匿名 发表于 2015-4-10 13:40:15 能大師 心中無嗆 沒有神秀沒有惠能 本來真面目而已  匿名 发表于 2015-1-1 13:29:35 其實六祖慧能在作偈前已給五祖弘忍考試過了,當時六祖的答案是(人有南北但佛性没有南北之分)这足證明六祖所悟之道了。  匿名 发表于 2014-10-13 16:49:12 何必呢  匿名 发表于 2013-5-26 8:59:48 “智慧与慈悲两个标准”出处何在?有没有具体说明? 谢谢!  匿名 发表于 2012-6-24 21:46:37 請問有pdf版下載嗎?  K 发表于 2011-12-11 12:35:10 師兄 :真的對不起!如法實踐這篇文章找不到留言告知,感恩轉貼,如有不對,敬請告知,必定刪除,不再打擾,謝謝!  匿名 发表于 2011-12-11 11:54:35 師兄 : 早安!感恩轉貼, 頂禮聖嚴法師的教誨,終身受用,末學愚昧, 不懂怎樣在yahoo blog裡連結, 只好在網誌上註明七葉佛教書舍的網誌,對不起!敬請見諒,在本書舍,獲益良多, 感恩善知識無私奉獻, 功德無量! 祝 法輪常轉, 生活自在! |